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汇编
产业扶贫 鼓起农民“钱袋子”
平顺县农委主任宋爱民
近年来,平顺县立足地理环境特点和生态优势,围绕脱贫谋全局,依托产业抓脱贫,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全力推进中药材、休闲农业、设施蔬菜三大特色产业和马铃薯、旱地西红柿、核桃、花椒等传统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全链条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在推进标准化种植方面,着重在构建试验、示范、辐射推广相结合的中药材种植体系上下功夫,建立试验基地500余亩,种植党参、黄芩、黄芪、柴胡、桔梗等73个品种,推广种植10个品种共2万多亩。在提高组织化程度方面,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引进和扶持中药材企业与合作社发展壮大。目前,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14家,专业合作社达到172家。在健全营销体系方面,建立了“1部、10站、50个联系点”的中药材网格化收购体系。同时,采取电子商务“互联网+”模式,网上销售1500多万元。在实现规模化仓储方面,振东集团中药材加工仓储基地,建筑面积36715平方米,仓储能力达到2万吨,是全国四大仓储基地之一。目前已仓储各类药材7千余吨。在加快加工特色化方面,先后引进了振东集团、长治欣玉等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培育壮大了振中绿色、卧虎山、森宇玺等本地中药材企业,在中药材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振东集团全国最先进的青翘加工一体化设备已投入使用,破壳机、切片机等加工设备已运行,可日加工药材30吨,日产值达100余万元。我县还研发生产了潞党参口服液、党参茶、党参脯、连翘茶等相关产品。20xx年全县中药材面积达到50.34万亩,种植户达到2万户,其中贫困户4000余户、贫困人口1.2万人,中药材总收入达到2.072亿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中药材收入达到1546元;
二是突出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我们立足优越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全县已发展工艺品加工、编织、农家旅社、写生基地等特色农业旅游村30多个,85个村庄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岳家寨、神龙湾、黄花、豆峪、蟒岩等11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神龙湾、白杨坡等先后被命名为历史名村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平顺县20xx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旅游局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县乡村旅游服务行业从业贫困人口达5700人,发展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企业6家、旅游纪念品开发企业6家、旅游购物摊点达到200余个,辐射带动500余户,3000余人增收致富。
三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和传统农业发展。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驱动,积极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立足实际,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积极发展对光热要求较少和用水量较少的食用菌设施农业。20xx年种植食用菌420万棒,产量达到3360吨,产值达到2200万元;设施蔬菜大棚达到800个,年生产总值达到2500万元,带动1500多个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其中有1000余户贫困户从中直接受益。同时,依托脱毒马铃薯、旱地西红柿、优质核桃、大红袍花椒等传统产业,创建四大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了村有产业、户有项目的发展格局,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打造产业园区集群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襄垣县农委主任王德宏
襄垣县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经济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是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县。20xx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54亿公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641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9.2亿元。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为目标,以工业化的理念办农业,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兴产业、强科技、夯基础、促发展,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特色产业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优先、服务体系健全、增收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全县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园3个、市级农业产业园5个、县级农业产业园10个、乡级农业产业园13个,电子商务15家。累计建成设施蔬菜、干鲜水果、油用牡丹、中天玫瑰、中药材种植、手工挂面、食用菌生产、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42个,核心区示范面积达到2万多亩,辐射带动面积20万亩以上。
一、突出培育优势产业,壮大农业龙头支撑
发挥农业产业园龙头带动作用,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林盛果业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山西省“513”重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种苗繁育、基地种植、饮品研发、生产销售,福梨岛休闲观光三产融合的新型现代农业企业。园区规划面积3500亩,其中核心区1500亩,旅游功能区1200亩,示范种植区20xx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以晚秋黄梨为主的水果产业2万亩以上。以宝通园、鑫源祥、利普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标准化设施蔬菜园区成为我县建设典型,辐射全县设施蔬菜种植4.5万亩,露地蔬菜2.3万亩。配套建设育苗连栋大棚7座、大型冷库5处、批发市场3处、规模物流及销售点20个。祺欣油脂牡丹农业产业园由潞安集团投资兴建设,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油脂牡丹具有多种效益,可以榨油,可以入药,经济效益显著,襄垣县已列为重点产业扶持,现已发展15000余亩。
挖掘农业产业园潜力优势,着力打造农字号企业品牌。林盛果业新上的15万吨果蔬深加工生产线全部投产,年生产“晋襄林盛”林盛果缘系列饮品5万吨,并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上市。 天下襄公司新上拥有7.5万吨等级面粉生产线、5000吨等级营养面粉和年产200万斤手工挂面生产线,涵盖全县13个手工挂面生产基地,“仙堂山”面粉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襄垣手工挂面”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窝窝农牧公司是一家以畜禽养殖、特色种植、饲料加工、有机生物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养殖企业,拥有蛋鸡20万只,年产鸡蛋600万公斤,“鸡满坡”系列土鸡蛋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并延伸了山窝窝连锁超市公司,拥有1200㎡配送中心1个,500㎡恒温库1座,自营超市5个,社区首批加盟店10个,农家拟加盟店15个。准备新上贸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电商24小时物流配送平台。我县“林盛果缘”、“张林梨王”、“手工挂面”、“山窝窝虫草鸡蛋”、“周王锦”粉条、“孔家醋业”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脱颖而出。
延伸农业产业园发展链条、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依托仙堂山、后湾水库、东湖等旅游景区和特色农业产业园,均以各自产业特色优势,不断延伸发展链条,带动区域性旅游、农耕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庄园等多种形式的特色产业发展。林盛的休闲观光、祺欣的牡丹观赏、宝达的葡萄采摘、源生的野外体验、特卡尔的夏令营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园的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资金向园区、土地向业主、产品向企业、农民向工人”集中的格局, 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让农民有钱赚带动效应,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受益,促进了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
二、突出基础建设,完善产业功能配套
围绕产业园发展需要,突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林盛果业投资1.2亿元,建设了连栋温室大棚4栋、日光大棚10个、水产养殖4.5万㎡、育苗基地100亩、博士工作站㎡。二期工程规划水系4.5万㎡、餐饮住宿20xx㎡及老郎庙、采摘区、梨园岛、桃园岛等工程。天下襄建成农副产品交易厅300㎡、粮油交易厅160㎡,成立了全指标食品化验所、手工挂面研发中心;同时正在规划建设集文化遗产、农事体验、生态美食为一体的绿色生活体验园。设施蔬菜园区按照标准园“五化”要求,完善了水电路建设,增设了防虫网、杀虫灯、诱虫板和水肥一体化等绿色防控设施等等。各类产业园区的功能完善配套,促进了产业园区的提档升级。
三、突出土地流转,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着力搭建土地流转平台
成立了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组建了乡镇土地管理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服务站,制定了土地流转程序,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转包、出租、置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农业园区实现流转土地1.5万余亩,带动发展特色产业4万余亩。加快产业化经营。坚持龙头企业建基地,采取“公司+业主+基地”的形式,引进业主和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建园创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有效推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四、突出机制创新,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积极创新园区多元投入机制。全县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办法》、《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推进“一县一业”发展水果产业扶持办法》,县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资金对农业产业园和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为建设企业提供“三通一平”,从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减轻企业负担,吸引社会投资,合力推进园区建设。
五、突出督查督办,快速推进园区建设
县委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组,统筹协调,各司其责,跟踪服务。严格效能问责。将园区建设任务细化项目,倒排工期,把项目落实到每周,进度明确到每天,对工作不力的实行责任倒查和追责问责。定期督查督办。把园区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与相关部门和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年终实行单项考核,确保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大、进度快、效果好。
大力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沁县农委主任魏志刚
近年来,沁县坚持以国家有机标准为准绳,以优越的自然资源为载体,持续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开启了沁县现代农业发展新征程。沁县先后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命名的“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部命名的“沁州黄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 “沁州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沁州黄小米种植系统入选20xx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全县19个单位认证的25万亩有机基地和小米、玉米、蔬菜、薯类、豆类、核桃、桑葚茶、桑葚酒8大类34个品种获国家认监委有机农产品认证。广州新联盟食品公司和美和居公司已经与次村常庆公司达成协议,68600斤有机小米和有机红薯已经在广州进行试运营。为全面提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水平,全力打造绿色农业示范高地,我们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坚决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硬仗。加快建设农资监管信息平台、社会诚信平台,建成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系统,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启动开展区域内农产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日常监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构建有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宣传、培训和示范引导,指导农民科学种养和生产加工主体按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实行档案化管理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组织生产企业建立种植档案,通过农户编码系统、生产管理档案、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面实行企业自检、部门抽检、上市必检制度。建立健全标签识别、进货索证、场内公示、销售台账、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工作。严厉打击超期、超范围使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和假冒、伪造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等违规行为。全力打造有机产品营销体系。通过加强营销宣传、创建特色品牌、构建直销网络等方式,全面拓展有机产品市场领域,努力提高有机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发挥区位优势 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镇
屯留县丰宜镇党委书记刘艳丽
近年来,丰宜镇把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总抓手,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丰宜镇地处县域西南,距县城约20公里,国土面积48.9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0℃,年降水量540毫米,无霜期160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周边及辖区内没有工矿企业,无任何工业污染。全镇14个行政村,农户3151户,人口10039人,耕地面积22446亩,是屯留县的优质玉米种植基地,也零星种植有谷类、薯类、豆类等农作物。岚河水穿境而过,石泉水库水域面积约130余亩,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丰宜镇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天然基础。
二是突出示范引领,彰显标准化生产特色。抓示范带动,根据不同产业及产品的特点,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农场(大户)”、“公司+合作社+饲养场”、“公司+合作社+饲养小区”等多种形式,建立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从源头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升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荣获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的石泉葫芦农庄是依托石泉水库丰富的淡水资源开发的精品示范区。葫芦农庄采取“公司+农户”、“公司+订单农业”、“公司+合作社”等方式,流转土地600余亩,占地总面积800余亩,发展设施农业,种植有机蔬菜、绿色干果经济林,养殖土鸡、山羊、土猪等纯天然畜产品。发动周边群众按照标准流程施种,由农庄统一精选、回收、销售,力争实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抓资金投入。开展“五帮五包”干部入企帮扶,帮助石泉葫芦农庄融资500万元,并积极为其争取标准化库区建设和标准化水产养殖项目。同时,为石泉葫芦农庄、雨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秦家沟小虎专业合作社和秦岭汇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争取产业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采取“公司+村支部+农户、贫困户”、“合作社+村支部+农户、贫困户”等方式,带动群众,引导农户按照统一标准,发展绿色蔬菜、小杂粮、山羊、生猪等种养殖业和中药材种植业。从20xx年—20xx年持续为50户99名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发放收益分红500元。有效的资金投入既可保障企业发展,又可助力脱贫攻坚。抓品牌效应,品牌就是名片。实践中,丰宜村雨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种植反季节油桃的过程中,严格遵照行业标准剪枝、施肥、控温、授粉,所产油桃经过严格检测之后,成功获批“雨舜”牌注册商标,是丰宜镇唯一一个农产品品牌,也为其他农产品的品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每年的四五月份,“雨舜”牌油桃因其爽脆甘甜的口感,安全放心的品质,必是长治市、屯留县各大超市的抢手货,备受广大消费者的信睐和青睐。
三是借力发展环境,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今年,我们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突出龙头企业引领,打造绿色生态名片,大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狠抓标准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种养殖流程手册,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培训力度,在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培养一批“土专家”。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发展前景。加强对农资经销部门的检查管理,从源头上保障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规范性;五是规范种养殖程序,做到全程登记、全程建档。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市场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实现农产品收购、筛选、加工、贮运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使农业生产标准化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市场为先导,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农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认真实行从生产源头到终端消费的全程监控,积极支持产品认证和品牌创建工作。今年,将积极引导西丰宜药用双季槐、石泉葫芦农庄、丰郝沟畜禽养殖合作社等创建各自的品牌,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农产品。创新服务模式,调优产业结构。创新“生产标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和“统一品牌、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订单”的“五统一”服务模式,实现农业标准与实施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呼应、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农业规模发展新模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形成产品有特色、村村有产业、全镇一盘棋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品质。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