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丢失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者,最后意志消沉,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甚至产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下面是启点中文网(qdzww.com)小编整理的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专题讨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专题讨论心得体会1】除尘去垢,醒脑治病,充满“辣味”的民主生活会上,干部深感“党的意识被唤醒了”;走出机关,深入基层,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群众欣慰“共产党的干部又回来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让党员有党员的样子,让党组织有党组织的规矩,正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
党员党员,“党”字当先,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抓党的建设,就是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
对一个人来说,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力;对一个组织来说,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一些党组织之所以软弱涣散、风气不正,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党性不强、原则不讲,导致好人主义盛行、自由主义泛滥,党内生活存在庸俗化倾向。有人反省:甚至忘了自己是个党员。
党性不是天生的,信仰也不是自发的,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论是通过对照检查深挖“四风”的思想根源,还是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亮短揭丑,或者是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检验宗旨意识,都使全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缺失,忽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就会是非观淡漠、正义感退化、原则性流失;立忠诚笃信之志,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才能避免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坚定信仰、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成钢的。实践证明,党内生活松一分,党员队伍就散一片;党内生活严一尺,党员干部就强一丈。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全党同志都应认识到,过去那种党性不讲、规矩不守、纪律不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三严三实”必将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牢记一个“党”字,补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不坏身”,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能够在大是大非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把改革推向深入,把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信念的力量。树立坚定信仰、锤炼坚强党性,不断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我们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赢得新胜利、创造新辉煌。
【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专题讨论心得体会2】信仰是什么?信仰是融于灵魂的血脉基因,是心中坚守的精神高地,也是执著笃行的内在动力。点燃信仰的火花,方能找准人性良知、绷紧道德底线、谨守行为规范。
从“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到“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再到“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不同历史时期,总有一大群信仰弥坚者撑起国家的脊梁。为什么我们党从几十人的星星之火,可以起势成为今天领航民族复兴的执政大党?为什么中国能从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状态,改天换地、惊世转身赢得世界尊重?物质力量的背后,是胸中的信仰起到了关键作用。
处在当下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信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透析我们的时代与社会,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文明与愚昧,不断交织、碰撞、磨合、斗争。一边是好干部、好党员、最美人物支撑起天际线,一边是金钱至上、功利主义、奢靡享乐等不良价值观无情冲刷着社会底座,多棱折射、良莠杂陈的社会心灵图谱,正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
一些干部虽身居高位却心中无敬畏、行为无底线,对民生疾苦视而不见。有的党员不问苍生问鬼神,“大师神术”“风水占卜”让他们迷失方位。“过期肉”“老赖”等市场失信问题,明星涉毒、情感混乱之类的价值危机,敲打着社会的神经,也丈量着我们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距离。
“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一个人没有信仰,会成为失去方向感的陀螺;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与一盘散沙无异。今天的中国,信仰的意义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坚守信仰的难度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夯实信仰的支撑、增厚信仰的土壤、激发信仰的力量。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信仰同样是这样,不能坐而论道、凌空蹈虚,而是需要在体悟践行中慢慢建构。谈理想讲信仰不难,难的是塑造崇高信仰,难的是坚定地抱持信仰。细致打磨精神世界,让清风正气润泽心灵,用崇高追求充实灵魂,信仰之花才会渐次开放。
马克思主义是“必修课”,学深悟透、真懂真信,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源,以固牢信仰之根。理想信念教育是“家常饭”,引导人们明辨是非曲直,抵御思想渗透,以增强精神免疫力。科学精神、民主意识和法治信仰是“消毒剂”,让真理的光芒普照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提高公众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信仰的淬炼有赖人的内心选择和价值坚守,也需要外界的催化和引导。外在约束必须加强,政治纪律、法律约束、制度笼子必须扎紧扎严,筑牢防线、划清底线、树起高压线。崇高信仰、坚定信念、核心价值,理应贴近生活、融入实践,与人们的心理相契合、情感相共鸣、利益相结合。少一些“大水漫灌”,多一些“细水滴灌”;少一些概念口号,多一些具体感化;少一些花拳绣腿,多一些求真务实。让人们真切地感知信仰的力量,过有信仰的生活,引导人们自觉走向现代文明。
哲人有言:“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信仰是支撑一个人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力量源泉。精心涵养、融会贯通,一定可以在信仰的光辉下事有所成、功有所得。
【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专题讨论心得体会3】作风问题具有长期性、顽固性和反复性,想通过整治“毕其功于一役”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必须积小胜为大胜。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压缩“三公经费”的成果一点一滴地固定下来、形成制度,显得格外重要。8500多万共产党员,人人都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思想和行动中,成为纯粹的、不掺杂任何错误思想和利己观念的共产党人,那么,我们就能用“信仰之河”焕发出巨大动力,汇聚成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奋力前行的“正能量”。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政党或宗教只是起催化剂的作用。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始终把“人民利益”铭刻于鲜红的党旗。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邓稼先到袁隆平……正是这样一群一群为理想信仰而生、为“梦”而活着的人,为信仰不畏牺牲,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艰苦岁月默默奉献,为国为民披肝沥胆。
信仰无疑是神奇的,充满顶天立地的思想的光和力量的电。她是一种无畏,王进喜“宁可少活20xx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她是一种情感,在大地震后的四川,共产党员为受灾群众甘愿吃苦受累的事迹,被外国友人叹为“取不走的经”;她是一种寂寞,退休后带领群众义务植树造林20xx年的地委书记杨善洲,在寂寞中诠释“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誓言。在满眼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的信仰很容易迷失在庸俗功利中,埋头苦干、甘于奉献、敢于担当更应成为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跨越时空后会在平凡平淡中显现理想的光芒。
信仰力量是巨大的,是神圣的,人无信不立。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有信仰不容易,坚守信仰更难,要时刻防止思想“沙化”、精神“颓化”、意志“退化”,党员干部就应植根群众、用行动诠释责任,整治“四风”,把全部的热情投入推动经济发展中去,干出成绩、提高党性、服务好群众。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