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变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论文
转变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要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的基础上,转变发展理念,以转变发展理念为先导,带动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科学发展。
第一,实现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首先要明确一点,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社会物质财富及社会总产品的增加,是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也就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是质和量的统一。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又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但是,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有的时候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甚至增长与发展成反比的情况。有时从微观、局部、短期看似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宏观、全局、长期看却带来不好的后果。第二,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一是抛弃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所谓“以物为本”,就是见物不见人,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增长优先”,忽视人的需要,忽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本来是手段,是为了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手段,但在一些地方、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长这个手段超越了目的,代替了目的,把追求经济增长当作目的,盲目追求gdp。经济总量虽然上去了,但导致了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本义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在我们国家,“人”就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实现从物质文明到四大文明的转变。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在烂摊子上建设新中国的任务,面临着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先是提出实现工业化,后又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不管是工业化还是“四个现代化”,实际上都是讲物质文明建设。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指出,不搞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搞好了,也要走弯路。党的十五大以后,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逐步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在原来“三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提出,标志我们党的发展理念更加全面系统。
当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光靠转变发展理念也不行。还要在转变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转换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