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国庆60周年征文:燕子飞进春天里
我是在淮河南岸长大的。小学三年级时爷爷决定回家,爷爷是从河北逃荒到河南的。河南有米有面的,课桌还是木的,为啥还要回河北呢?爷爷说,那是咱的根啊。那时候,我还不懂什么根不根的,只想着我的课桌,可别是水泥板的。
过淮河时,姑父跟爷爷说,把家分分吧。三个拖拉机拉的砖头分给我爸一车。河对岸接我们的人喊:“队里在演《两个小八路》哩,快点回去还能看一点儿。”
那一年是20xx年,我记得很清楚。头顶上过飞机时,老师说,郭沬若死了,人家是去参加葬礼的。
回到河北后一切都不如意。由于家族的历史原因,生产队不愿接纳我们,不给划地皮,说是没有搬迁的手续。将近一年的游说之后,队里终于同意给我们一快洼地。最失望的可能还不是父母,是我。到了河北的第二天我就去了学校,透过窗户一看,傻了。就连五年级学生趴的都是泥墩子,水泥板都别想。
盖房子简直就是一场战争。好在从前我们在河南的家就是一个饭店,河北的亲戚邻居拉着红薯什么的去经常去我们那儿换大米小麦,盖房子时来帮忙的就很多。先垫土,然后是垒墙,脱坯,做水泥瓦。连我都上了,每天一放学就背着筐去捡砖头。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经历建房。
我每天做梦都在想,房子赶快建好,我们好从人家的厨屋搬出来。房子建好了,最好还要有燕子来筑窝。老师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燕子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春天了。
房子竣工了,所有的亲戚又都来了。这一次是庆祝,盖房子是农村最大的事情。我还记得,爸喝醉了,一个劲地哭。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
燕子还没有筑窝呢,房子就开始七漏八淌了。毕竟是草台班子,房顶没有处理好。一到下雨天,全家人都没法睡觉,屋里放的到处是碗盆,床上找不到雨淋不住的地方。雨水打在碗盆里,叮叮当当的,象音乐。可惜,一点也不动听。一家人谁也不说话,忙着接水,或盯着碗盆发呆。
我去城里上高中了,分铺位的时候我说,只要不漏雨,睡哪儿都成。人家说,公家的房子哪能漏雨哩。从那时候起,我就决心住公家的房,吃公家的粮。
大学毕业,等了一年才分到一间房子。这间20平米的房子就成了我的新房,里面一张床两个大纸箱子。我和妻子还是很满足,至少不用操心盖房子了。虽说很快就房改了,我们也只是象征性地拿一小部分钱。
20xx年,我听说学校里有位同事要调走了,就提前去找领导磨,想住人家腾出来的房子。那套房子在学校东南角,是学校唯一的一栋教师宿舍楼。因为是小套,只有四十多平米,没有人和我争。搬去住的那天,我一夜没睡觉。多好的地方啊,有独立的卫生间,有厨屋,我终于有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家了。
儿子大了,我的书房分给儿子做了卧室。房子变得逼仄,再加上那套房子的结构太不合理,我们谋划着想换套大点的。正好妻子单位正集资,一套一百多平米。房子交工后,一家三口没有一个不说好的,大客厅,还有吃饭的小客厅。儿子的卧室,书房,一切都令人满意。妻子说,简单地装修一下吧。我摸摸墙,说,还装什么修啊,你看人家这墙,白净净的,还不沾灰。关键是,集资这套房子我们还借了很多钱没还,哪有钱装修啊。
那是20xx年,儿子6岁。
儿子一直闹着要养猫养狗,我们住三楼,一到上班时间家里就没人了,谁有时间照看啊。闹了两天也就歇了。我们吓唬儿子说:“再不听话,我们就搬回老房子去。”儿子焉了,怕再回那小破房子里。
转眼就到了新世纪。那天坐在阳台上看书,抬头看到燕子在楼上飞来飞去的,突然就想到小时候的梦想。家里有座不漏雨的房子,房子里能有燕子飞进飞出的,不就是安居乐业的符号吗?
妻子也常在我身边念叨,要是有座房子带个小院,自己能种点菜多好。
幸亏我们生活在一个小城镇,自己建一座带个小院的房子造价并不算高。这样一来,燕子能来筑窝了,儿子也能养猫养狗了。我们已奋头了半辈子,积蓄还是有一点的。
说干就干。地皮买好后接着是绘图纸,找建工队。房子完全是按自己的要求设计的。妻子的工作轻闲一些,她负责监工。房子交工后,妻子脱了层皮。妻子开玩笑地说,就是给一百万也不卖。房子跟孩子一样,都是她的心血啊。
搬家前,妻子说,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搬家了。我想想前几次,哪一次我们不当成最后一次搬家?新的诱惑接踵而至,谁能保证自己禁得起未知的诱惑?
有一天,燕子真的飞进了新房。房子里顶是石膏吊的,平展展的,墙上落个苍蝇都能掉下来,燕子在哪儿筑窝?燕子们扑楞楞地在房子里盘旋了一阵,又一头飞进了窗外的春天里。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