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面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继续保持领先的位置,无疑是##市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探索和研究精神文明创建历程,总结创建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定信心,对于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市已经历二十多年的创建历程,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的“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基本经验,得到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坚实的基础。
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市“创五城”活动虽然了显著的成绩,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条件,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不论是创建项目上、创建载体上,还是城市管理、市民教育上都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与先进城市对比相对滞后,在社会事业和人文环境建设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一。
少数部门、单位对中央、省、市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重视不够,对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认识不到位,把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隔裂开来,忽视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以致在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存在厌战、抵触情绪,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文明办的事,与己无关,表现在工作中被动应付,消极对待。
在实际工作上,重部署、轻落实,重形式、轻内容,重突击、轻持之以恒的情况也很突出。有的职能部门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工作相互推诿扯皮,落实不够。
在第八届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学校考评中,全市共有25个原省级文明单位、4个文明村镇、5个文明学校因创建工作滑坡,考评成绩不佳或被“一票否决”而刷下,分别占上届总数的22.52%、33.33%、26.31%。2、资金困难,投入不足。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受区位因素影响和思想不够解放所造成的劣势愈发凸显出来。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保持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但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省位居后列,以致对城市建设和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在硬件上,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市政、环卫设施破损、陈旧,跑、冒、滴、漏问题多,部分路面、人行道破损,下水道、化粪池污水外溢,影响城市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科技馆、图书馆、体育场及人均科普经费支出,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档案馆,贫困率,道路名称与公共图形标志,每5万人配备急救车数,街巷基础设施,公交站点布局,校外活动与相关场所管理等,与中央文明委颁布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都有一定的差距。
宣传文化阵地建设问题在社区和农村尤为突出。除少数示范社区、精品村和省级文明村外,不少社区和村部都存在宣传阵地、文化设施落后,图书室、电教室、活动室和宣传栏、阅报栏等“三室两栏”不齐全,不规范。
3、监管不力,存在不良陋习。由于缺乏常态监管的教育和督查机制,导致违反“九不”规范和《文明市民公约》的行为时有发生。
一些突出的城市病,如乱占道、机动车乱停车、乱倒垃圾、乱张贴、乱搭盖等得不到有效根治,严重影响了城市容貌。从对梅列、三元两区10个居委会发放的《市民问卷调查表》看,目前在市民中突出存在十大陋习即:随地吐痰;随地抛撒、乱扔废弃物;乱泼污水、垃圾、粪便;随地大小便;在禁烟区抽烟;说脏话粗话;乱堆乱放杂物;不遵守交通规则;求神拜佛封建迷信;红白事大操大办。
这些现象说明,目前要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必须加大力度,狠下功夫。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任重道远。
4、考评机制弱化,奖惩作用有限。一些地方、部门、单位未能严格执行《##市“十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福建省各级领导班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及考评试行原则》和《##市文明单位创建动态记分办法》,现有的考评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创建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未能形成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群众评价三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优创先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和可操作性不尽人意;一些地方、部门在提拔和使用干部上侧重于看经济方面的政绩,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挂钩不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文明社(小)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村镇建设只要不触“高压线”而被一票否决,实际上还是终身制,以致少数地方、部门和单位对精神文明创建缺乏恒心,做表面文章,在评比突击上下功夫,忽视基础性工作,重评时、轻平时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与措施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老先进典型,理应在新一轮创建活动中团结拼搏,奋力争先。要充分认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筹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 度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在认真回顾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发展创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形成共识,促进共为,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动力。
为了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当前应着重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坚决摈弃“物质文明抓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的错误认识和那种“抓精神文明建设会冲淡经济建设”的偏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阵地,运用充分的实例来说明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优化社会文化和环境,推进政治文明,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增强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坚定创建信心。
克服悲观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虽然说创建文明城市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创造优美环境等硬件,要有相应的经济投入,但不是绝对的。
中央文明委在制定“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其评价项目和标准中,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方方面面,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三个文明的相互协调。况且,中央文明委在征询全国各地的意见基础上,将文明城市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四个类型评选。
根据测评体系,我市虽然有差距和不足,但也有明显的优势。经过二十多年不懈的努力,##市在开展创建活动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据梅列区组织的创城问卷调查,多数群众赞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已深入人心;经过多年创建,形成了共建的优势,有了一定基础。
只要不断巩固发展已有创建成果,克服薄弱环节,就有可能实现新的创建目标。三是要站在更高的位置重新审视自己。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沉溺于昨天的成就与辉煌,不能仅满足于治理脏乱差的成效,已有的先进已不能代表未来。
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战略眼光,向先进城市学习,学习他们在新形势下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鲜经验和好作法,坚持走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永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机与活动。营造氛围,协调发展。
要认真分析和广泛宣传三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宣传他们之间“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他们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因此,要牢固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既要抓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精神文明,形成牢固的观念,主动配合共同努力,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同时,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对三个文明相互协调的能力。
要通过努力,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工作运行机制,使“三个文明”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并健康地发展。要建立和健全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确保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使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抓好党政机关的作风建设,着力解决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官僚主义作风问题,进一步确立为民办实事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努力提高党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办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2、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根本的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在推进创建过程中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只有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形成创建合力,才能实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第一,要从为民办实事、好事入手。要紧紧抓住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抓住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抓住事关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形象塑造的关键问题,通过创建文明城活动,进一步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抓好环境污染的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使人们感到心齐气顺、安全稳定、方便舒适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要针对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继续坚持和深化“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满意在##”、“绿色生态文明带”、“结对济困、情暖##”等品牌项目,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实惠,得到更多的利益。第二,要从提高公民的素质上下功夫。
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公民素质。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挖掘教育潜力,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防止和杜绝教育乱收费,使市区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按“测评体系”的要求,保质保量建设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提高市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引导,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阵地,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思想建设,引导公民树立开拓创业精神和市场竞争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风尚。
第三,要求真务实,切实做到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政治品格。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某些领导的“形象工程”,更不是什么“金字招牌”,它要求各级领导在创建活动过程中,要求真务实,不搞形式,不搞“花架子”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信号,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创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要真正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实际,扎扎实实办些群众欢迎的实事,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好处和实惠。
“要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勇于面对##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努力创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城市。3、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确保创城工作常抓不懈。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市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上形成了领导工作机制、目标管理机制、投入保障机制、齐抓共管机制、竞争激励机制等,形成了一任接着一任抓、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年连着一年做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了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方方面面,时间紧,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创建工作的运行机制,确保创城工作常抓不懈,才能有希望达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第一,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市主要领导对创城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创城的成效,因此,测评体系中将领导是否重视创城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市与过去“创五城”一样,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市委书记任创城指挥部总指挥,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也都积极参与,当任指挥部各工作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做到既挂帅,也出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创城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都要做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只有齐心协力,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第二,建立创城各项工作制度。经过多年实践,##市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标准、细则和工作检查、考评的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常盛不衰,而且为当前的创文明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切实建立起一整套时代感强、特色明显、充满活力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要认真对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和要求,一方面,对需要提前建设的硬件项目,抓紧统筹规划,落实项目,责任到人,加紧实施,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对必须完善的软件项目,要逐一明确整治、完善的措施和办法,选准抓住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和行业开展联合攻关。
当前,要健全和完善创城指挥部工作制度、例会制度、督促检查制度以及评比表彰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创城工作,防止创城工作忽冷忽热,或遇到工作忙便撒手不管的现象,促进创城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第三,进一步完善创建运行机制。
要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更快更好发展的综合社会环境,尽快形成一个适合山区城市发展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常抓不懈的创建机制。要对照“测评体系”的要求,突出共建,创新载体,从共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军民共建等,向区域共建的深度、广度发展,努力在共建的内容、形式、范围以及领域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形成特色,使创建工作机制、制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同时,要针对创城工作突出的薄弱环节,抓紧开展城建管理和市容市貌的集中整治,把突击性的专项整治与经常性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依法治市、依法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上档次、上水平。4、开拓创新,增创特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同样要面临创新发展的问题。
当前,全国各地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面对日益形成的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竞争格局和发展态势,创建文明城市要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既要继承发扬老传统、好作法,又要开拓创新,特别要在创建思路、载体、方法和机制上创新,真正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一是做到思维创新。
也就是在认识上和决策上有新观念、新意识。不能只是简单地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治理脏乱差,创文明城就是搞好环境建设,而应当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各个方面。
因此,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上,在指导创建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有创新,正确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和研究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总结和探索实现领导科学决策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思维创新,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避免决策失误而造成劳民伤财和不必要的浪费。
二是坚持理论创新。##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的经验,并形成的创建工作理论,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在新的形势下,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必然会落伍,甚至会被“淘汰出局”,因此,创城活动也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争创特色。做好对最新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工作,确保理论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通过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载体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要组织和鼓励广大专业理论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团体的作用,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探讨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坚持实践创新。与一些先进城市相比,##市在创建工作上尚有许多不足,有的在短期内还难以克服。
因此,在抓好全面整治提高的过程中,要针对“测评体系”中的特色指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在创城活动中打好品牌,创出特色,努力创造一些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佳绩,争取特色分。在活动载体以及创建方式方法上也要不断总结创新,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前人不曾经历过的新的生存方式和新的生存空间,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新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新的创建实践,及时发现并开拓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领域;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适合山区城市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途径,争创新优势,将##市建成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山区型文明城市。
[1]
在百度搜索:三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