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叫xx,来自院xx文学杂志社。20xx年博士毕业到院里来工作,不觉已有四年半了。这段时间用一个成语就可以总结:默默无闻。就因为这四个字,有朋友知道我要参加这次竞聘后断言:必败无疑。我倒不这么看,落选的可能性当然有,败倒未必,因为还有一个成语,叫一鸣惊人。
我演讲的第二部分是当选后的工作计划。分五部分:萧规曹随、望闻问切、它山之石、固本培元、长风破浪。其中前三部分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第四部分是工作的重点,需要做持久战的准备。
萧规曹随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之所以把这点列为工作计划的第一部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国的高等教育20xx年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屡次改革的结果是钱学森老临终前发出悲怆的一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来!二是不管即将上任的是研究生院第几任教务处长,面临的都是一段辉煌的历史:我院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几十年来,在一批大师级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的辛勤耕耘下,形成了自己独特厚重的学术传统,研究生院自20xx年成立以来,已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及各类研修生3000多人,其中许多人已成长为著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既然面前是一座仰止的高山,那首先还是老老实实地拾级而上,如果谁一上来就雄心勃勃地想要改造它,那一定是愚公。
第二步是望闻问切,依然是学习,只是要在学习中加以分析。这并不是先入为主地认为目前的研究生院需要诊治,只是借鉴中医临症的这四种方法。经过第一步的工作,此时应该已对教务处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学习和分析都应该有所侧重。教务工作的核心是研究生培养,两个中心词是服务和沟通。望闻问切这四种方法就是要围绕这两个中心词来用。望是用眼睛看;闻是用耳朵听;问是向当事人询问,向专家请教;切是依据研究生的教育规律对现状进行分析判断。在准备竞聘的这段时间我在这几方面简单做了点功课,简单举两个例子:第一,研究生院现在的教学方面组织架构是,日常行政由培养办来管理,而教学实践却是六个系的秘书各自为战,这种状况下,培养计划的落实势必大打折扣;第二,目前研究生院的学术委员会的会议多由各系秘书临时组织召开,这一点也值得商榷,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常设机构,课程设置、导师评聘之类的重要决定的权威性得不到保证,培养方案的修订等重要的调整也很难做到及时有效。
第三步是它山之石。就是走出门去搞调研,借鉴其它学校的好的做法,了解目前的教育形势,所谓睁开眼睛开世界,打开门来办教育。这样的工作在准备竞聘这段时间我也做了点功课,感觉收获不小。走访了北京大学,虽然没有见到主管研究生教务工作的任重先生,但和中文系分管教务的副主任漆永祥教授做过数次详谈,先后几次拜访了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教务处长宋冬霞老师,还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了十几所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些点滴的启发我简单举4个例子,第一,现在的课程梯次是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其中六个系具有共性的基础课如何有效打通?关系较近的戏专业课能否互修?华中科技大学的方案给我印象很深,一级学科课程交叉现在是一个很热的话题,他们在培养方案中就此作了很具操作性的说明。第二,包括北大在内的一些学校有一个尝试,博士生导师的评聘打破职称的限制,只要在某一领域有精深研究,就可以进入遴选的视野,这一新生事物值得关注。第三,一些专题性的知识以课程形式出现有点浪费,一旦内容过时或是老师兴趣点转移,就变成了行内说的死课,但以各级讲座的形式就很有效,对有能力开设这样讲座的中青年学者,是否可以引进比如这次竞聘的思路进行选择?第四,刚才我说过,教务处工作的中心词是服务和沟通。有的学校将服务和沟通对象的反馈作为相应工作调整的一个依据,据我了解,这样的评估我院也有,但似乎流于形式,如何让这种反馈变得有效也值得借鉴。
第四步固本培元是教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研究生教育来说,所谓的本有两个内容,教学和科研。教学大概可以概括为三大块: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和评估方案。三者中培养方案是根本,其重要性相当于宪法之于国家。固本,首先从这里着手。其中的关键所在是课程设置,近年4月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之后,相应的一级和二级学科都有调整,为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能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方案应该作适当的修订。这个过程中教务处应该是一个组织者沟通者的角色,尽量广泛地征求专家及师生的意见,把整理好的拟定草案提请学术委员会讨论,审慎认真地完成好这项工作。培养计划是对方案的一个落实,这个环节教务处的工作是在充分理解吃透方案的前提下将其中的具体操作制定出完整的计划,并与招生处、学生处等部门协调配合,使之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当培养方案作出修订后,培养计划也要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评估方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依据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各项评估,比如考试、考查,还有论文或作品的数量与质量,这部分工作需要与学生处、学位办等部门配合协作。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对培养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反馈,这一部分可以作为课程设置、教师评聘一级教务处各项工作调整的依据之一。
科研带动教学是我院研究生院的教育特色。这方面几十年来做得非常好,本不敢狗尾续貂,但机会难得,也有几条不成熟的思考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一是学报的创办。据了解研究生院有过创办学报的尝试,但没有结果。作为国家艺术研究教育的重镇,这一工作似乎很有必要。当然,我院已有多种优秀的学术期刊,可以发挥这一职能,但二者的沟通有待加强,诸如增刊、专栏、特约编辑之类的举措很有可操作性。二是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我院承担着许多国家级艺术课题的研究工作,如何让研究生参与其中值得思考,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国的科研机构都是老板拿课题,学生提供无偿或廉价的劳动,是否可以以导师牵头,在一些课题内分出一些二级课题在学生中进行招标?三是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据了解这一工作我院开展得很好,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生互换、访学、课程互修,实践类学生成果交流展等再作巩固和拓展。四是硕博论坛的举办。以科研带动教学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在艺术学领域,我院有一大批成就卓著,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学者,有这一后盾,我们的研究生院组织定期的艺术学各学科的硕博论坛会有很好的号召力,学生在参与这样的学术讨论时,有自豪感,也有新鲜知识的吸收,也有直观的比较,效果应该会显著。而且,我院有出版社,有学术期刊,研讨的成果也可以及时整理发表。
此为固本,培元的元,指的是我院的优势学科。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我们都执牛耳有难度,兵法上有句话叫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戏剧影视和美术是我院的优势学科,要保证这种优势。在教学和科研上适当吃点小灶未尝不可。
第五步长风破浪。这四个字有个典故,南北朝时的宗悫,小时候就胸怀大志,叔父问他,长大想做什么,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果然成了一代名将。这四个字表达的意思是理想也会有很大的能动性。一般这种竞聘演讲到此时该喊口号结束了,这就是我的口号。这几年我在杂志撰写了十几篇编后记,粉丝不少,大家总结出来的四个字就是:理想主义。我这样的人无论是在杂志做一个小编辑还是在研究生院作独当一面的诸侯,结果都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虽然不会死而后已,但鞠躬尽瘁是必须的。如果哪位老师对xx文学这几年的历史有所了解,应该更能体会我这句话的辛酸。这里的长风还可以理解为东风,20xx年4月艺术学从一级学科升级为学科门类,是为东风一,今年十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方略,是为东风二。我院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丰富的资料,大量的人才,扬帆出海不逊于瓦良格号。对于这艘巨舰,教务处相当于绘制航海图的参谋部,重要性可想而知,这一工作对我很有挑战性,而我,很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