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更新 2024-06-29  |   人气 358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必将推动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空前的兴盛繁荣。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里,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几点体会。

一、兴起新高潮需要增强新认识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增强对文化和文化发展的新认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确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发展观,切实增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反映,又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领人们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引领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引领人们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十七大报告在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强调,“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特征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重心由物质产品领域向精神产品领域转移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只有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和打造、作为软实力来培育和提升,文化输出已经成为其输出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总值占经济总量的1/

4、成为其第一大产业,日本的卡通片、游戏业风靡全球,英国艺术产业规模已与其汽车工业不相上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要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在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同时,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没有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和重要任务的新认识,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河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文化发展有了较大规模,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要以更加崭新的观念、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二、进行文化创造需要坚持前进方向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进行文化创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质决定的。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有益文化成果,有力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正确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不断创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高举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是进行文化创造必须高举的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对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研究解决文化创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文化创造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各个环节,使文化创造更加符合时代的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文化创造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体现价值取向。文化创造只有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才能使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河南推出的《任长霞》、《村官李天成》等优秀文化作品,正是坚持了“二为”方向才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文化创造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不断创造群众喜欢、群众欢迎、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使文化创造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热情讴歌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文化产品。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抓住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进行文化创造必须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首要任务。从人类历史上看,一切优秀文化创造都反映了时代前进要求和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同样要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审美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内涵,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提高软实力需要采取硬措施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战略支点。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在“硬”字上下功夫,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重视维护社会稳定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做到工作部署有硬要求、硬举措,加快发展有硬手段、硬办法,检查考核有硬杠杠、硬标准,组织领导有硬班子、硬队伍。

“硬”要体现在科学规划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规划、明确的目标是文化发展的先导和依据。近几年河南文化强省建设之所以迈出实质步伐,得益于我们从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制定了规划纲要,明确了目标任务,采取了有力措施。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文化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丰富和完善文化发展规划,使发展的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得力。要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各环节、各领域相协调,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切实把文化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确保规划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硬”要体现在政策扶持上。加快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河南通过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用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要继续执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引进文化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投入扶持政策,一方面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制定土地征用、规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鼓励各类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促进其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久。

“硬”要体现在法制保障上。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健康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强法制保障、依法进行监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立法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还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立法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要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和完善加强宏观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法律法规,特别要抓紧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文化产业促进等法律法规,尽快形成以宪法为根本、法律为主干,法律、规章、制度相互配套、协调统一的文化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切实解决文化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问题,努力形成统

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

“硬”要体现在队伍建设上。人才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提高文化软实力关键靠人才队伍。要根据文化发展规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文化生产,在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居于枢纽地位,这类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尽快培养、抓紧引进。要坚持用事业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待遇吸引人、用市场感召人,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形成有利于文化队伍人才辈出、富有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

四、推动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实施大改革大创新

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为我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道路。近年来,河南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河南报业经营集团、文化影视集团、超凡影视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风中少林》、《快乐星球》等知名品牌叫响国内外。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还不深入、不彻底,影响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只有坚持大改革大创新,坚决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一切束缚,才能使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以体制机制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动力。体制机制不活,文化发展就没有出路。大改革才有大活力,大创新才有大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要做到真转、真活、真换、真放。真转,就是要把政府职能真正由主要办文化转到加强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到该管的管住、该做的做好。真活,就是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彻底解决能干不能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使运行机制灵活起来、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活力迸发出来。真换,就是要大力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尽快实现“脱胎换骨”,脱事业性质、政府包养之胎,换弱不禁风、缺自生能力之骨,绝不能搞“翻牌”公司、穿新鞋走老路。真放,就是要扩大市场准入,放宽投资领域,张开双臂、敞开大门,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非公有资本进入非特殊性文化领域,形成各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以内容形式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的发展演变,都充分说明了内容形式不断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不断为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新的品种,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手法的极大丰富,才能更好满足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包装,对现代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充分表现出来,以内容创新来丰富其内涵、增强其魅力。要立足自我、博采众长,既注重继承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注重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生产“阳春白雪”,又生产“下里巴人”,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优秀文化产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的大型现代豫剧《常香玉》,采用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将老年、青年、少年常香玉同时展现在舞台上,大大增强了艺术张力和感染力。要运用现代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影视、网络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以传播手段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的控制力、影响力。传播手段创新事关文化传播能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随着因特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文化产品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已成当务之急。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战略重点,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传播手段,丰富文化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提高网络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能力,发挥网络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加强网络管理,倡导文明办网,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总之,要综合运用各种文化传播载体,努力形成各展所长、相得益彰的文化传播新格局。

五、更加自觉更加主动需要更加负责更加紧迫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面临的紧迫任务。“更加自觉、更加主动”,要求我们更加负责、更加紧迫,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更加负责,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及全社会都要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责任。长期以来,文化建设之所以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把推动文化发展仅仅看作文化部门的事情,对文化建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措施不硬。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政治责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承担起统揽文化建设大局的领导责任,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承担起凝聚各方力量的组织责任,整合资源、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责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级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文联、作协、记协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促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工作者要切实发挥骨干作用,把党的要求、个人的艺术追求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多出精品力作,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过程。

更加紧迫,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快推进文化建设。面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文化自身的创造力、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强,文化短腿现象比较突出;面对腐朽落后文化的滋生蔓延,先进文化的控制力、感召力还不强,巩固文化阵地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外来文化的汹涌而入,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还不强,显得势单力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大力度,自我加压,拉高标杆,着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占领文化阵地上更加积极主动,在维护文化安全上更加清醒自觉,在推进文化繁荣上更加开拓进取。要加快进度,对确定的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紧盯不放、加紧推进、抓好落实,对重大文化设施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及早谋划、提前安排、早见成效。要提高精度,抓住发展有基础、群众有需求、市场有前景的优势文化项目和产品,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方力量,实施重点突破,打造一批又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文化精品。

我体会,抓住以上五个方面,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文化建设的关键,就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思路和工作主线。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够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与学习十七大心得体: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相关范文:
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心得体会 为人民服务精神学习心得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心得体会 县委组织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西点执行力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net心得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中纪委《规定》心得体会 沈浩先进事迹感想

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