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对农村的改革,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不足。看到成绩,充分肯定成绩,我们才能对当下的土地流转改革保持热情,才能充满信心。应该说,改革开放20xx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为进行新一轮土地流转改革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当前,如何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呢?我以为,首要的任务要认清农村的实际情况。那么,当下农村的形势是什么样的?究竟如何评价各地农村的形势?农村如何发展,体弱病残的人员如何发展?大家都知道,在农村,稍有聪明的、有点文化的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体弱病残人员连中央文件都很难看懂,怎么样发展生产,剩下的一般只有靠政府反馈最低保障的生活费了。体力较差文化较低怎能掌握技术技能,无奈头摇摇的坐在树底下等待救助。农村要发展必须充实人力资源,农村关键就是人的要素缺乏,好的政策也要精明的人员,要有经济头脑,学会盘算的人。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机械化,引进科学管理人才农村才能有发展,农村的市场信息很薄弱,造成人们创业信心不足,投资没有方向,盲目性地“跟风”投资,容易受市场变化影响收入而打击积极性,很多农副产品往往在收成的时候变得分文不值。缺乏有组织的规模效应,市场销路极为有限,投资风险过大。一有损失,全年的心血白费人们就失去信心。农业露天生产靠水、肥、气候、阳光,很少利用机械、自动化。农村的人员结构-体弱病残能满足我们党的农村改革开放的要求吗?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也许,农村的改革开放道路并不那么顺利。以前建设新农村,政府投入了不少钱,环境确实优美起来了,老大爷老大娘也过得比较休闲了,少数村民猪不养一头,鸡不养一只,菜不种一株,生产没有后劲。这就是农村最大的实际。这也是农村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就目前来说,农村问题虽然存在,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乡关系有了积极变化,逐步由分割走向融合,统筹城乡发展正在迈出实质性步伐;这可以从农民进城务工表现出来,城市的大门逐步向农民洞开,农民兄弟开始成了城市的新主人,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调整,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公共财政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农村的一些基本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包括村村通公路,电话、网络以及新农合等,农村的卫生医疗条件得到了普遍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农村经济结构日趋优化,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推进,二、三产业较快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务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农村改革日益深化,由最初的农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延伸和扩展到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层面。
正确认知农村的具体实际,我们就能对改革充满了自信,充满了信心,就会自觉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勇于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新一轮的改革,才能实现农村的科学发展。(作者单位:黄石市委党校)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