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0xx年10月12在北京闭幕,会议发表了公报。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20xx年前,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第一步发轫于农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大胆尝试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不但发展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而且成了当时“解放思想”的一次垂范。当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中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20xx年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次,人们的目光又将投向农村。
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改革已经初步适应思想解放与制度突破的历史需要,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并继续得到正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源于制度性的弊端,而且源于中国人千百年的观念,还来源于日益紧密的全球化趋势。三者相叠加,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中,解决矛盾、保障改革深化的意图十分明显。
三中全会申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会因此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农村改革成败事关中国改革成败。中国农村关系着全中国的粮食安全、土地政策,农村还是最庞大的劳动力基础。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发展不仅代表了本民族的文明程度,也体现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而要在20xx年实现全国居民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关键还是看农民收入这块“短板”能否提高。
而今,农村无疑成为中国最需要改革的领域。一旦获得新政,农村的发展势头将锐不可当。过去20xx年,以出台10份“一号文件”为标志,中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接下来,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正如全会强调指出的,要“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从整体上消除农村贫困,意义重大。
事实上,通过20xx年来农村改革的不断尝试,改革的最终方向已经明确,那就是:不是“取”,而是“予”。即此全会强调的: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等。
改革越进入“深水区”,越需要勇气和智慧。当年的小岗村改革之所以在中国改革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就在于他们的“首创精神”。中国下一步的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就是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事实上,在中国广阔的田野上,有着农民丰富的创新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尊重他们的创造,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改革才能取得强大的动力。
20xx年不是中国发展的一个轮回,对中国来说,一场转型既是盛大的典礼,又是艰难的生产。但是,三十年的时间却能让我们逐渐接近问题的核心。因此,20xx年后,我们再次关注农村,并从这里开始新一轮改革的攻坚。而最终的获益者,将不分城乡,不论地域,属于中国的每一个人。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