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心得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心得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寒假是孩子们期盼的,作为老师的我也同样,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让自己有点困扰。作为青年教师自己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学校也为老师们着想,要求我们假期好好读一本书,品一碗心灵鸡汤,在愉快的假期里也能成长。
我也挑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幸福快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受,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师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教师,循循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梦想,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育是教师的生命,因而教师的幸福首先来教育教学的工作;其次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为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学生的道德成长,桃李满天下,便成了教师最大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同时也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研究、善好的学校生活。
教师的幸福其实很容易得到实现,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调皮的学生开始懂事、听话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在比赛活动现场,学生一起呐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对于教师,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也不是很难,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自己的学生,用心体会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当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可回避的会产生许多感觉,有些感觉是短暂的,有些感觉可能就会长期沉淀固化在我们内心深处,影响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模式,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感觉。作为一位教师需要学习的是什么?人们当然会说,那一定是与教学有关的内容。我们不否定这个答案,但更深一层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生活的应该是人们的“认知”,这是人的幸福之本,这个问题解决了,教师职业自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如何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传统的说教效果不佳,读书、讨论--创设一个情境话题、讨论平台可能是一个较好的路径。基于此,倡导中心小学开展“教师成长自愿读书活动”,借鉴往常的经验和教训,这次,不要求全部参加,不布置硬性的家庭作业,只是读同样的书,在一个平台里交流。读书组有14位成员,读本为中央电视台首席心理专家、中国最出色的家庭治疗师李子勋所著的《幸福从心开始》。学校制定了简要的读书计划,14位教师分两组,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共举行六次。本次所选内容都是贴近生活,贴近自己,大家在讨论时发言踊跃,气氛活跃,可以说“读书交流会”是一个快乐交流会。陆叶、易梅红两位组长时常拓展读书内容,找来相关的资料,丰富大家对书本的知识学习。在交流中,大家思想的碰撞,让我们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和自身的问题。如果概括之有以下几点
一、书中的话题直击生活中诸多的困惑或烦恼,具有普遍性。
翻开这本书的目录,就深深的吸引我们想读下去。因为,其中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同事的问题、朋友的问题、亲戚的问题、周围人的问题,正愁无解呢。如:怎样才能成为快乐主义者?人到中年如何减压?我很敏感?怎样说“不”?怎样才能把女人看透?男友的网上情人?婆媳自然是天敌?婚外情感需求?斩断依恋?……其中许多内容是涉及亲密关系的,使人们想探求但又无法说出口的夫妻情感、亲密、婚外情感等问题。心理学不做道德评判,只解决心理冲突的问题。一些压抑在内心的感受被表达出来,一些隐秘在内心深处的意识被理解和领悟,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就会悄悄的发生改变。幸福也就由此开始。
二、读书体会交流就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是深化读书效果不可或缺的环节。
怎样读书?是不是就是一个人静静的在读,读后就只有自知?当然这也算是一个模式。但大家一起读书(先分散自己静静的读),一起交流讨论,互相陪伴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就是团体的动力场。无论什么性格的人,其实都需要交流,所谓爱静不喜欢说话的人只不过是没有匹配的交流平台和对象,一旦遇到“知己”同样会滔滔不绝,享受人际互动的快乐。读书组里一个人发言常备其他人插话,常常传出爽朗的笑声,轻松、热烈的气氛本身就是对内心世界的一份按摩。大家很享受这种感觉。
三、我们也学习、碰撞了书中一些鲜活的观点。
心理世界存在与内心,和外部世界明显不同。对同一个客观存在的物体,经由人们描述就不一样了,这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别,外部世界是硬的,内心世界是软的,不要以为你对现实的感受等同于别人的感受,差异是自然的。抹杀两个世界的差异或不能很好的设立两个世界的边界,人们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
个人对快乐的感受是:快乐或者说是乐快,人真正感觉强烈的快乐是较少的或瞬间即逝的,当你为实现一个目标孜孜以求时,实现目标的快乐就是那么短暂。
快乐更多的强度是淡淡的,他来源于心中的动力源让自己有奔头;他来源于有一个明晰的目标,引导自己充实过好每一天;他来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的探索行为;他来源于人的某种价值观的实现。
徐玉老师的座右铭“能者安邦治国,无能者独善其身”,按照这句话的意思,绝大多数人都是“无能者”,我们可以不追求事业成功,但可以独善其身追求“生活成功”,“生活成功”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是啊,你可以没有显赫的官位,富足的金钱。但是,你只做一个普通人,“一箪食一瓢饮”享受天伦之乐,平平淡淡、顺顺利利、健健康康,这就是最大的成功。我们可以把工作纳入到生活的范畴,我们不追求成为教育家,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因为这份工作是我们生存的前提,我们满怀敬畏去对待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福地”。
关于人际关系书中的心理学观点是:不要对别人期望太多,也不要让别人对你期望太多;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学会社交技巧;必要的示弱。
陆叶老师的拓展发言“夸人的最高境界是夸事情”“直话湾说,冷冰冰的话要加热了说”也不失为人际关系的技巧之一。
张春老师发言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一种贤达之人的开阔境界,人们需要经历磨难,风雨洗礼。这样才可能到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高度。
张翠红老师的发言“夫妻之间需要的只是一个边界,不要伤者自己,也不要太伤者对方”,这无疑是一个理性和智慧的态度。
四、对于敏感话题,大家变得坦然相对。
家庭的夫妻关系,相处模式(家务活分工),类似这样的话题,从来不会在学校组织的这样一个相对“严肃”的场合讨论,但在这个读书小组里,大家就可以快乐的介绍自己家庭关于夫妻对待家庭事务的态度和状况。只要彼此接受,和谐就是硬道理的。
关于两性关系,婚外情感这样敏感的话题,我们的老师也能在这样一个场合讨论,我觉得这是一种坦然和阳光。中国人压抑太多的东西,离婚率的持续增高,婚前性行为,一x情的屡见不鲜,婚外情的蔓延…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撇开道德评判,这些应该说是一种压抑或人性的释放。当然作为这个社会不会支持婚外情等一些有害于家庭稳定和社会稳定的事情,但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封建社会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与现在的人性解放显得格格不入。过去妇女的裹脚也是对人性的束缚。书中的观点“你一辈子只可能在形式上爱一个人,但在内心的情感层面或精神层面你不可能只接受一个人”“情感专一是一种控制”
生命的存在是流动的,它会经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问题,我们不会因为小时候光过屁股就觉得一辈子丢人。学会跟往事干杯,过去的就过去了,活好目下是重要的。
本学期读书活动就要结束了,我相信参与读书的教师心理有所成长,学有所获。至少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
我祝愿大家的是:幸福从“心”开始,幸福从“新”开始 。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
一、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
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
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四年中,我因此收到学生来信近60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2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三、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
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欢迎您访问,欢迎您访问,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1、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3、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4、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5、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6、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今年我又细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体会特别深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读书的年岁,总喜欢闻闻浓重的铅墨味。学生时期,读书杂,没有章法,收益也千奇百怪。自从踏上教育岗位,才开始为书籍定性。也记不清翻阅多少“业内丛书”,可直击我心灵的可能要数《做学生的心灵导师》一书。贴合实际的实例,我常常带入自身的人物感情去品读这份教育的心。
那就以浅薄的教学经验,说说我稚嫩的理解:
一、无意的.“催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时常思考,“心灵的导师”如何去诠释,最开始让我想到的竟然是——催眠。这种由各种不同技术引发的一种意识的替代状态的产物 在我看来就是孩子大脑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从小就被禁锢的世界,一个蚂蚁都可以打败老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教育者一直在寻找的——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一个学生认可的老师,一个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跟着你的思路走从而奠定学生优秀人格的老师绝对是因为你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认知起到了一定的震撼作用,这有何不是一种简单的催眠呢!
在开篇第一章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谁‘偷’了你的学习方法”中,让我有共鸣的就是“13岁男孩考清华”的事件,没有惊人的智力,没有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有的仅仅是简单的学习方法、和奇特的自我想象力。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对于想象力的创造我曾利用音乐课做过实验,小学音乐课本里的歌曲的歌词大都比较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歌词,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例如:在学习《摇篮曲》时,有两句歌词是:“晚风婆婆轻轻吹,月亮姐姐笑微微”,两句拟人化的歌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引导性的描述:“慈祥的晚风婆婆温柔地抚摸着大地,漂亮的月亮姐姐露出迷人的微笑”,接着让学生轻柔地朗诵,在脑中形成一副温柔、美好的画面,去体验歌曲的情感,再把情绪带进歌曲中演唱,发现学生较好地把握住了歌曲所要表现的情绪情感。由此可见,启发学生想象力是容易的,其中效果也很明显。
二、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超人”
有言道:“教育,是从身心发出的爱。”可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应该是一座青山,烟雾缭绕,山泉不息。既需要神秘感,也要有亲切度。因此,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的作用。所谓“以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当代著名教育家余漪老师认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可见老师的教育力量更多的是从人格当中来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
在20xx年我第一次从教教时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化学老师。对于如此年轻的毕业学科老师,学生们心中是拥有浓浓的不信任感的,上课的任意刁难、不认真学习,我但淡然处之,终于,他们对我发起了进攻,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难题想我寻求解答。幸好,在接下这份重担时,我早已挑灯夜战多晚,问题轻松地被解决了。我知道,我反击的时刻到了,在他们没有准备之时,我和他们约法三章,每天我只接受十道题的询问,但是他们必须接受相应5倍的答题量。学生学会珍惜我给他们的“金针”,不到火烧眉毛,绝不乱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直线上升。当然“伤敌一千,自毁八百”,因为非我专业,我每天晚上也不得不陷入了无限的题海中。可为了维护“优秀老师”的形象,我一直坚持,希望成为学生心中的“超人”。
三、成为生活中的“福尔摩斯”
教育工作者常言:“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可这是为何呢?我们眼中的吵架、骂人、不学习事件它怎么发生了呢?
身为班主任,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可是身为“灵魂工程师”的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把他们当成成人一样平等看待,在乎他们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我们时常把尊重挂在口上,但一遇到问题,往往就拿出长者的气势,要么严厉批评,要么苦口婆心,惟独少了朋友式的促膝谈心,所以学生也只会把你看成高山仰止的长者,不会把心里话说给你听.再者,我觉得迅速与学生拉近距离的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灵是最放松的,也最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比如说,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体操比赛活动,我认为就是一次很好的走进孩子的机会,体育课上,我亲自教他们学操。休息时刻和他们围坐一团说说心里话,孩子们有什么想法也就不再避讳我这个当老师的了,有些话即使是学生们自己之间的聊天也不再顾及在旁边的我了。也正如此,我也知道了太多的“幕后花絮”。在学生看来,那些老师心中的叛逆事件他们也是很苦恼的,年轻的愤怒没有适当的宣泄口并还要回收太多老师的批评。压抑让他们做出太多不理智的行为,这让他们面对亲爱的老师和家长只能带上面具,全副武装,才有了让老师头疼的一幕一幕。在我任教期间,我鼓励孩子创建“真心话”信箱,让子的真心话寄到陌生人的的手里给与回答,宣泄自己的情绪,当然,身为班主任的我成为了这个大家明明知道、却从不说破的“陌生人”。
四、教育的航船,掌好舵盘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是我们的本分,授业是基础,传道才是根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当教师走入学生的心灵,用和风细雨浇灌出美丽的花朵,世界也变得五彩斑斓。在教学的同时要交给学生如何处理在生活上学习中的方式方法,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要经常地将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学生接触,老师做正面的引导,从思想上诱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从生活上引导,为学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学业上指导,为学生搭建通往成功的阶梯;从心理上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从教仅仅两年的我,一直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道德行为标准,也一直在思考,好老师的标杆最好订在哪儿,两年的教学生涯虽然没有让我得到想要的答案,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继续钻研,用青春铸华章,让祖国的花朵盛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比较稚嫩的想法,而学习对于我来说是补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名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拜读完 张康桥老师的处女作《为什么做教师》,掩卷深思:这本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
时代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布寺变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活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着。
现在,新型教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与冲击。只要看看本书各章节的标题——“为学生做教师”、“为家长做教师”、“为学校做教师”、“为国家做教师”、“为生命做教师”,我们就能看到一种态度:教师无可避免地要融入市场经济,但又时刻不忘生命与国家的需要。虽然作者也没有解决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本身或者说书中“各种需要”之间的悖论所带来的困惑,但给身处各种困境中的教师指出了一种思考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放眼社会、不忘责任、积极思考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人生姿态。因为“任何好思的教育者,都能够成为一位大众的教育哲学家。这样的教育者,也许不能名垂青史,但他一定是他自己教育实践的真正主人,一定是他自己时代中深刻的教育者”。
结合这一学期的教学情况,第一章“为学生做教师”给我的感触是最深刻的。本书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本质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教育本来就是谋求幸福之学、引领高尚之学。因此,学校本来就应该是“首善之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教会孩子为别人服务。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许多细节进行反思,需要转换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我们不能理解为学生偷懒,不用心,而应该理解为教室布置的作业不合适或者工作没有到位。实际上也确实有学生是偷懒或者不用心,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把问题归因于教师,教师就要不断地了解学生、鼓励学生、唤醒学生、帮助学生,这样的爱,学生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教育过程才更具有德育性,更有品位。与此同时,教师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幸福。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我是一名新青年教师的我刚刚大学毕业,走进小学来任教英语学科,既紧张、惊讶,又欣喜、惶恐……对我而言,小学这个地方既陌生有熟悉:曾经儿时的我就是从这里起航的,如今回到了起点,却发现小学的教学对我来说是有点措手不及的;曾经长达20xx年的小学生活,学到的知识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是多么的简单,但是要将这些浅显易懂的知识教授给这些孩子却非易事。
每当我面对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们的时候,心中感到力不从心,缺乏自信心,不知道该怎么来带他们,有些茫然,更别说怎样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有时一节课上完,我都不知道他们是否都听明白了,有没有掌握还是个问题。渐渐地我发现,要想教会孩子,得从孩子的心灵入手,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的思维是如何运转的,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走进他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新教师,被家长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的质疑会让我更快地成熟起来。然而,对于一个缺乏经验的人来说,不知道该怎么讲课,不知道该怎么管理班级,不知道该怎么与家长沟通,不知道怎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太多的不知道摆在自己面前,虽然师傅很照顾我,在很多事情上都给予指导和帮助,但是那毕竟是师傅教的,不是我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方法还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在我还没有总结出方法之前,就只能跟着“感觉”走。按照常识来引导他们。比如,“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会爱上这门课,成绩也不会好”,这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的心声吧。因此,我也正努力来让他们喜欢我,从而喜欢我这门英语课。同时如果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肯定,那我就离成功不远了。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我深知在二年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学习知识要更重要。比如进教室前要先敲门,得到老师允许之后才能进入;和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表示尊重;同学之间相处要学会宽容、大气……同时小学生并不能完全明白《行为规范守则》,因此小学生的行为教育需要教师将条条框框的条例转化成学生们明白的方式、用小学生明白的话语来示范。有时这种教育的随机性特别强,随时发现问题,就要随时针对这个问题给孩子们讲明白该怎么做,这时便没有了教科书的指导,凭借的就是老师的“感觉”,即生活常识。
我觉得我和我的学生们在相互学习,我把我的常识教给他们,他们把应该属于二年级学生的“常识”反馈给我,让我了解更多,感悟的更深。教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我很自豪我是这平凡的人群中的一员,以自己的平常心对待我的工作和我的学生,因为一切只道是寻常。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谈到教师,人们经常会说教师这个工作好,轻松、待遇也高;朋友们说,教师是个光辉的职业,你可别误人子弟;家人们说做老师脾气要好,你这脾气要改改了;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很多时候,大家对我们职业的评价都是多余神圣化。这些大帽子扣在自己的头上,瞬间让自己觉得亚历山大。
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说,它在创造中,在服务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服务、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他这样说“职业”: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他这样说“信仰”:信仰造就的乐观,是生命中的太阳,任何境况下的人生都会因此温暖明亮,并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这样说“理想”:当理想遭遇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较量,否则,理想如何能够称之为理想?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他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与“以同伴互动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喻之为教师成长之“吉祥三宝”。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利用业余时间,我阅读了《“事”说师生关系》这一本书,书中对现在的“师生关系做了一个全面而具体的分析,并以案例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更加明白、更加深刻的明白教育的道理。其中文章中“教师是一面镜子”对我的教学有所启发。
1. 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他人。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面镜子,他们很希望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看到自己被尊重的影像。在班级里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不要因为孩子有某些不好的行为而不尊重他们。如经常能看到有些教师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当着很多的人,大声的训斥孩子,这样的教师根本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感受,没有尊重孩子,反而让孩子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如果教师尊重孩子,就应该单独和孩子谈谈,效果要比第一个有效多了。教师只有尊重每一个孩子,孩子们才能尊重教师。教师要学着蹲下来了解孩子,蹲下来向孩子学习,这样孩子才能更多的向教师学习,以后孩子走入社会时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去尊重别人了。
2. 教师的一言一行也深深的影响着学生。
学生常常把喜爱的教师当作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因此时常去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于不被注意到的小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平时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点滴做起,并且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去长期的影响学生。好的行为可能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而不好的行为也可能会对学生的今后产生长期不良的影响,祸害终生。特别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需要做到这一点,因为幼儿年龄小,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身上去时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弥补缺点。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坦诚的面对学生,并及时加以改正,以自己面对错误时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对待错误、改正错误,从而给学生一面镜子让学生从中照到喜悦和通往成功的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多一点的微笑,多一点认真,多一点细心和周密,多一点的坦诚,多一点关爱。自然会营造一种轻松和谐、上进、自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学生也会多一些自信,多一些灿烂阳光的笑脸!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着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