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迅速蹿红,成为很少由政府引起的网络热点。以下是启点中文网(qdzww.com)小编整理的组工干部浅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欢迎阅读参考。
组工干部浅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一)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组工干部亦需要“工匠精神”,把专一、专注、专业融入组织工作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打磨出更多组织工作的精品,缔造出更多的“组工制造”。
要用“工匠”精神提升能力。组织工作点多面广,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多个人的工作,一项任务要涉及多个单位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也需要我们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真正从小处、细处着手,不断提升本领,做到“出活”。
要用“工匠”精神钻研业务。如何深刻领会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精神,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业务通”,对于我们每一个组工干部来说,既要发扬组工情怀,干一行爱一行,又要弘扬工匠精神,干一行精一行,切实承担起组织赋予的使命。
要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组织工作就好比一顿丰盛的大餐,需要细细品味,虽然很辛苦,难以像经济工作那样显成绩,但是做好了,付出了汗水就能够发挥作用。而如何打造精品,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相,形成“争先进位、创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后,以工匠精神盯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出彩”。
组工干部浅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二)
多次想提笔写些关乎“工匠精神”的文字,却又不敢轻易动笔,担心亵渎了克强总理提出的新概念。为此特地百度了精神定义: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我国悠久的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工匠精神,从唐诗到元曲、从“四大发明”到“两弹一星”、从“一丝不苟”到“十年磨一剑”中都能看到工匠精神的一脉相承。匠心相通,作为组工人,更需以“匠心”思考工作。
独具“匠心”看干部。古语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识人于未名之时,考验着组工干部的眼力和智慧,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正确看待年轻干部优缺点,不能一味求全责备,以赏识姿态“补短板、强短板”。有护“短”之心,所谓“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以德为先,给机会去锻炼、用时间去雕琢,细心、耐心的去培养年轻人;有助“长”之心,尊重人才,甘当人梯和“铺路石”,主动为干部成长创造条件。
潜心“匠艺”用干部。用好干部是门艺术,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每名干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可能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能全才”,比如:文字功底了得,群众工作可能就张不开口;党建工作出色,农业生产可能不甚精通。因此,要知人善用,做到人岗相适,把干部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效益最大化大致讲的也是这个道理。除此之外,对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和急难险重中培养锻炼,迅速增长才干,在长远工作中更能挑大梁、唱主角。
创新“匠制”选干部。“用什么人,能用什么人、该用什么人”始终是关乎党和国家千秋基业的问题。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给党性强、业务精,锐意进取又坚持原则的干部可多提供平台,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也多支持工作。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不断改进考核办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生态效益、招商引资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和指标,健全考核机制,让慢作为、不作为的干部挪位子,把胡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赶下位子,用制度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匠心之韵,不止在于手工,对于组工部门,亦是如此。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