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在小岗村期间,一致对工作兢兢业业,他是累死的值得赞扬。但赞扬沈浩个人,不是赞扬小岗村过去的单干体制。小岗村过去是什么?是私心、单干、愚昧、落后的别称,是伸手要饭的符号。分田单干、政府关照、广告效应、国家拨款、资本救济,这样不能发展小岗村以外的普通农村。过去是一个典型硬扶起来的村,没有推广的价值。而下派沈浩去小岗村任职,本身就说明了过去的小岗村的体制是失败的。他去了后,将村民重新组织起来,实行大包干,走的是集体化道路。这不恰恰是对原有模式的否定吗?沈浩的成绩在两点,兢兢业业和集体化。
任何一个搞得比较好的村,都有一个或几个比较能吃亏,肯为大家办事的人出头。而没有这么一个或几个人担任领导的村,结果都一般,并且单干后村民矛盾越来越多。对矛盾很多的村,硬捆在一起,不一定就是好事。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允许他们继续单干,也许是个过渡的办法。在他们单干的时候,我们积极培养干部,创造条件,使他们逐渐走上集体化道路,才是比较稳妥的。况且农村本来就是自治组织,我们没必要强行一致,应该在土地不许买卖的前提下,给农民一个选择空间。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初期的政策本来也是这样的,只是后来变成了单干一刀切。把单干当做旗帜,把本来搞得红红火火的集体经济拆散分家,以向单干看齐,这就有了大多数农民不愿种田的问题,而且长期在贫穷阶段打转,富裕不了。
只要是分散成个体的农村,必定无法形成集体产业。农村一盘散沙,是富不起来的。怎么办?那就只有跑到城市求生,当廉价劳动力,低三下四去为包工头,开发商,资本家服务。当农民失去土地将变成什么?变成一无所有。土地被资本家兼并后,只好流民四散而奔走它乡。只有沈浩,他敢于打破原先“小岗村按血手印要求分田单干”的摸式,而他去了后搞的是集体经济运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彻底打破闭关自守的思维,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将小岗村2003年时候的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努力到2006年的人均收入6600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是的,沈浩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干部,他的实践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的干部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实践证明,小岗村的发展一靠要有好的领头人,有能力、有水平、有激情,与群众水乳交融,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人,二靠所有制度。当人民的公仆不是只说到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上。一般的干部做不到,而沈浩做到了,确实难能可贵。小岗村为有这样一位好领导,百姓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在,小岗村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再用3到5年时间,小岗村定会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沈浩同志。他们深感悲痛和可惜,只有老百姓才深有体会,目前农村需要大批像沈浩这样务实的领头羊,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我在电视上看了沈浩事迹后也热泪满眶。他不仅为年轻的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标杆,一个丰碑,更激励了有志青年为祖国为人民而继续奋斗。在当今这样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沈浩这样一盏明灯指引,使我国对未来的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更加坚定。只是现在这样的干部太少了,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否则的话干群关系就不会这样差,领导干部在百姓心中就不会被妖魔化。我们学沈浩什么?就要学他胸中装的是群众。沈浩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如何让小岗村的百姓们迅速过上更好的生活。修路、招商、引进人才、关心弱势群体,一家、一户,一点、一滴,沈浩时刻将自己扎根在小岗村这方热土上,并用这种扎根的深情和责任感带领小岗村六年大变样,再次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
同样是下派干部,同样是在村里工作,为什么沈浩能创造出让群众满意、让大家刮目相看的业绩?为什么他能够在身前留下口碑、在身后留下丰碑?笔者以为,秘诀在于:他尊重前辈,扶持后辈,争取上级,服务下级。我们学沈浩,就要像他一样放下架子,“话”和群众说到一起,尽快融入农村基层生活。像他一样静下心来,“心”和群众连在一起,尽快熟悉农村基层社情民意。像他一样伏下身子,“事”和群众办到一起,尽快实现发展目的。要把村居当家庭、视百姓为亲人的为民情怀。在村居工作中踏踏实实调研走访,问计问需于群众。真正了解百姓生活,做群众的贴心人,让自己也成为群众眼中的自己人。沈浩去世后,党中央总书记致电哀悼,省委书记、省长上门慰问,同事伤心欲绝,村民痛哭流涕,这是建国以来少见的现象。“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沈浩身后的政声说明,他的实践经得起历史和民意的检验。
让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干部,原先有焦裕禄、孔繁森,现在又出现了沈浩同志,他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为基层群众谋福祉的事业上,他是群众的主心骨,一心为群众的利益日夜操劳,你想老百姓怎么舍得他离开?情到深处难相离,老百姓哭着期盼:“请再派一些让我们离不开的干部!”沈浩把组织安排的岗位,当作奉献的平台、敬业的舞台、人生的戏台。不求名和利,不计得与失,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沈浩是成功的。他的工作得到小岗村全体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他是农民的贴心人,是干部扎根基层工作的骄傲。他在基层连续干了六年,无怨无悔。还是那么一股拼劲和热情。相比之下,有些只把驻村当镀金的干部,急切想突破“天花板“的干部,能获得一个80岁老人真诚的敬酒吗?我们在为有沈浩这样的好基层干部感到欣慰的时候,也对另一些基层干部感到不安。有多少群众恨不得身边的某些基层干部早点在眼前消失。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基层干部欺贫重富、护短立威、趋炎附势,吃喝在有钱人家,冷眼落在穷人家,对有需要帮助的困难人家熟视无睹、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甚至铁石心肠。沈浩在日记中写道:“官是当不到头的,干村官就要干得有意义。”从他的日记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奋斗和付出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沈浩在基层带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使百姓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我从《新闻联播》中看到,沈浩未竟的事业已有数十位接班人“候选”。不但小岗村群众会高兴,全国公众也为之欣慰。从过去全国下派基层村官当中看,沈浩的分打的最高,那就是三份“红手印”的资格认证。他与小岗村的农民已经心心相印,大门常不上锁,随时为村民而开。村中大小事他都了如指掌。而且尽心尽力送上温暖,献出智慧。与当下一些干部热衷于立竿见影面子活,热衷于短平快政绩工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沈浩的带领下,短短数年,小岗村经济实现了飞跃发展,他本人也赢得了百姓的高度信任。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猝然离去的沈浩,留给人们太多的感动。沈浩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在短暂人生中,以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为我们书写了一部生动教材,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沈浩的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事在人为。有些事情,有些工作,不要说这难、那难,提这条件、那条件,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这样的爱心和追求,有没有这样的精神和境界,有没有这样的努力和行动。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