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委员在会上“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一旦农村孩子上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悲剧”的言论,在网上引起网友拍砖无数。
有不少专业人士对此作了分析,认为王委员的是看到社会问题但开错了药方。王委员看到的问题其一是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传统文化凋敝与失落;其二是昂贵的大学学费所造成的农村贫困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以至于出现“一人上学,全家返贫”的局面;其三是稀缺、逼仄的就业和发展机会,给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所造成的巨大压力与困难。
对于这些社会现象,专家们也给出了相应合理的解决方法,例如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和改革高等教育等,剩下的就是这个具体实施的过程。
作为万千大学生的一员,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些社会现象离我们很遥远因而漠不关心,但却忽略了迟早有一天我们是要走入这个社会的,我们很应该从现在起就对一些社会现象有所关注和思考,甚至有所行动。
那么我们大学生对于此议题能做些什么呢?其一就是在这个大学制度不太合理的环境下尽自己所能合理的安排自身发展。王平委员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体制有问题,读了书跟实际差距太大,完全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大学生毕业后,有个问题就是很多单位不愿意用。虽然拿了大学文凭,但他的整个知识结构不对。整个大学的教育体制或许靠我们的微小力量并不能一下子改变什么,我们大学生要反驳这个社会偏见最实际的就是对自身发展负责,除了增加知识外还要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其二对于城乡差距和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大学生首先应树立一种正确的职业观。毛泽东说过:“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而且在现在的政策鼓励下也涌现了不少大学生村官。
王平委员的议题虽然违反了科教兴国的宏图愿景,却深深地发出了时代的拷问。拷问的岂止是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和日益加剧的城乡差距,更多的是在拷问每一个这个时代的人。我们大学生是否也该好好问问自己能否经得起这场拷问?有很多事情我们或许无法一下子改变,但是我们却能够从自己开始改变点什么。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