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情绪与教育效果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班主任的情绪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情绪取决与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面部表情、音调、手势、动作等非语言行为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位别恩曾经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得出如下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语言行为只占学生获得的信息总效果的38%,而非语言行为则占学生获得信息总效果的62%,情绪是人们伴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主观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在知、情、意、行中,情绪处于关键的中心环节。事实上,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培养和保持正确的情绪,从而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一、班主任不能把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情绪带到课堂
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到剧院的时候“应当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也是演员,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演员对观众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不能把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应该把“教学就是一切,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组织教育活动的座右铭。这样班主任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激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达到正确感知班主任的教育内容及要求的目的。所以,保持积极正确的情绪是班主任应具备的品质之一。
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前要保持满意的情绪
实践表明,班主任在满意的情绪下进行教育教学才能觉得得心应手。班主任的满意包括班主任对自己的满意和学生的满意两方面。早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前准备得不够充分或因上课迟到而气喘嘘嘘,往往是班主任对自己不满意的重要原因。最自己不满意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克服,再加上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就会是班主任措手不及神情沮丧,这是教育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班主任 www.banzhuren.cn)班主任也要提醒并耐心等待学生做好接受教育的一切准备,直到班主任感到满意了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千万不要在对学生有不满情绪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或愤然走上讲台。因为班主任带着对学生的不满情绪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揉和着对教育要求及教学内容情感体验的情绪,形成一种混合情绪,甚至让对学生的不满情绪代替了积极正确的对教育要求或教学内容体验的情绪,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保持稳定的情绪
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创造稳定的气氛,而且不能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和谐气氛。但由于教育教学工程中,经常会有突发性事件发生,此时就需要班主任抑制自己的不满情绪,稳定已经建立的和谐、积极的教育教学气氛,利用教育教学艺术巧妙的吸引这些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四、班主任的情绪要切合教育教学内容的需要
班主任要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紧张的不能轻松,应该轻松的不能紧张。班主任积极、正确的情绪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班主任消极、错误的情绪也会想瘟疫一样传染给学生。对于学生,班主任乐,他们也乐;班主任愁,他们的笑容就会消失。只有在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下,班主任与学生处于积极、正确的情绪体验之中,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对班主任的教育要求及教学内容感知正确,对班主任的教诲和讲授的知识能够正确领会,学生的领悟能力和记忆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来源:河北教师教育网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