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宋八大家,大家肯定都知道有哪几位,这八大家对文学的影响很深。你们对唐宋八大家有什么理解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走近唐宋八大家观后感,快和小编看看其他人眼中的唐宋八大家吧。
走近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观后感年少的苏轼,有着很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得一手好文章,对苏轼很严格。苏轼之名的由来,便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苦心期待。“轼”乃古代马车的一根横梁,没甚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当马车比较摇晃时,车上的人可以用手抓住这个“轼”以维持身体平衡。苏洵希望儿子不要太过于锋芒毕露,而是一点一点地展现自己的才华。母亲程氏,虽一届妇道人家,言传身教,对儿子却也是影响深远。有一次母亲给儿子讲《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后汉一个清官,铁面无私,因而得罪权贵,被判死刑,在赴刑场时,他对母亲说对不起母亲,母亲却反而安慰儿子,你是为国家而死,我为你而骄傲。苏轼问母亲,我长大后也要做范滂这样的人,你同意吗?他母亲程氏回答得聪明,也有深意。既然你能做范滂,为什么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给苏轼一个很好的人生观教育,人性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母亲很懂得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当政委的料。
苏轼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在礼部考试中,大放异彩。这当中有段故事。话说当时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发现里面有篇文章写得极为精彩,有心评为第一名,但转念一想,写得这么好,应该是我的学生曾巩,故将其评为第二,以示公平。其实这篇文章是苏轼所写的。他写了篇第一名的文章,所以他得了第二名,这也成了一段佳话。有段更精彩的,当时的文章题目是论述古代皇帝的奖惩都是宽大为怀的。而苏轼在其文章中引用了一段典故,说尧帝手有个司法官,曾三次想判一个人死刑,都被尧帝制止了。想那欧阳修也是博学之人啊,却竟然不知道此典故,于是回家把一屋子的书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找不着这个典故,于是他问苏轼典故出处,苏轼说,《三国志.孔融传》里有。于是欧阳修又去翻《三国志.孔融传》,一夜没睡,还是找不着,再去询问苏轼,苏轼说,你还真的去找啊。其实这个典故是我瞎编的。我想尧帝这么宽大为怀,他一定会这样做的。《三国志.孔融传》里有个故事,曹操打败袁绍后,把袁绍的爱妃赏给了曹丕,孔融对此大为不满,于是找到曹操,说了个典故——话说周武王伐纣王时,把妲妃赐给了自己的弟弟,曹操笑问典故出于何处,孔融见其正好中计,说这个典故是自己瞎编的,他想今人尚且能做此等无耻之事,古人也必定是如此。
在如今,你竟敢在高考中瞎编伪证,那是治学态度不严谨,不单是不能录取,而必定要打出学堂,不发毕业证书。而欧阳修也胜在胸襟广阔,大赞苏轼活学活用。
所以总结起来,苏轼的年少成名,得益于三个方面,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当代泰斗的扶持与鼓励,自己灵活的读书方法。
走近唐宋八大家观后感《师说》《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念奴娇·赤壁怀古》……看到这些名家名篇,你还能想起它们的作者都是谁吗?又是否还能随口背出几句呢?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跨越唐、宋两个朝代的八位文学家并称唐宋八大家,在国家文物局、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中首次集体“同框”。
20xx年xx月xx日14:00,本次展览策展人、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将通过“人民网”客户端、咪咕视频客户端,为中小学生和广大网友上一堂博物馆公开课,带领同学们走进博物馆展厅,来到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世界,了解国宝背后的传奇故事。本次公开课由辽宁省文化集团、辽宁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人民网辽宁频道承办。
“在课本上的文言文中,每四篇中就有一篇是由唐宋八大家创作的;每背诵20首古代诗词,就有一首来自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公开课主讲人董宝厚介绍的这组数据,凸显了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开课之前,我们先来一同预习公开课中会讲到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他们会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之所以被称为唐宋八大家,是因为他们在跨越两个朝代,历时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倡导并推动了“古文运动”,引领文坛回归到两汉之前的质朴文风,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唐宋八大家是何时“成团出道”的?
明朝的朱右(公元20xx年—20xx年)编纂了一本《唐宋六家文衡》,首次将这八人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看待。后来,明朝的茅坤(公元20xx年—20xx年)专门编选八人的文章作为学习古文的范例,并将之命名为《唐宋八大家文钞》,从此唐宋八大家之称正式确立。
唐宋八大家都长什么样?
苏轼的脸长不长?醉翁欧阳修帅不帅?王安石真的其貌不扬吗?总是让人记不住的“小透明”曾巩到底长什么样?
在公开课展示的一组清代人所作的唐宋八大家的画像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千年之前的“文学天团”的颜值和气度。
唐宋八大家的字、号有什么含义?
“子瞻”“子固”“昌黎”“东坡”……古代人不仅有名字,很多的文学家还有字和号。
据董宝厚介绍,字和号通常都是与一个人的名字和生平有关系的。“韩愈,字退之。‘愈’义犹胜,与‘退之’相对应,符合中庸。”
再以苏轼为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本是苏轼黄州贬所的一块荒地,他曾在此躬耕、居住,所以自号‘东坡居士’。”
为什么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之所以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不仅因为他是八个人中最年长的,更是因为他的影响力。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是出自苏轼所作的《潮州韩文公庙碑》,可以说是对韩愈一生的高度概括。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因此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为什么说苏轼把日子过成了诗?
提到苏轼,你会想起什么?是豪放的词风,是造诣深厚的书画家,还是乐于烹饪的美食家?
其实,苏轼的一生,仕途曲折,屡遭迫害,还曾身陷囹圄,可谓历经坎坷。但在数十年的被贬、外放生活中,苏轼与山水相亲,与佳肴美食相伴,保持着悠然自得、不温不火的恬淡心境,真正把日子过成了诗。
为什么说苏轼和苏辙之间是“史上最深兄弟情”?
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同为当时的大文学家,同时在朝为官,彼此的政治立场和人生经历又有着惊人的相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脍炙人口的词作,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20xx年),当时苏轼被贬官到山东密州。在一次醉后的即兴填词中,苏轼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兄弟深情抒发得感人至深而又浪漫无边。
三年之后,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下狱。担心性命不保并牵连兄弟,苏轼烧掉了很多手稿,并写诗与苏辙诀别。其《狱中寄弟子由》写道:“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可见兄弟二人的感情深厚。
唐宋八大家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
唐宋八大家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们也都有着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
韩愈曾说,“赤心事上,忧国如家。”柳宗元说道:“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苏洵说道:“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轼说道:“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苏辙说:“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曾巩说:“民安居足食,则有乐生自重之心。”
王安石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唐宋八大家的人生经历不尽相同,虽然都饱经沧桑几度沉浮,但他们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高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胸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共同把中华文化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他们始终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至今仍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走近唐宋八大家观后感范文 辽宁博物馆公开课走近唐宋八大家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唐宋八大家的内容,请大家多多关注我们。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