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愚
今天看了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讲高考语文改革的一些事情。下面我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谈点看法。
文章谈到。北大的温儒敏教授这两年在一些高中进行了调研。他发现:
号称向985、211高校贡献了很多学生的中学,语文课是高一学点知识,高二忙联考,高三基本不学,全部刷题。所以作文在高中可有可无,很多学校不安排写作课。
高中语文老师将精力用在总结应对高考作文的技巧上,只讲怎么对付考试。比如,有老师总结出15种写法:怎么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怎么套入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怎么联系新闻,诸如此类。
为什么作文教学到了几乎崩溃的地步?
有三个原因。
第一:打分不合理。语文卷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分数分成四等,二等分是42~45分,温教授他们调查了4个省,75%~85%都是二等分,根本拉不开距离。也就是说,考得好也是42分,考得不好差不多也是40多分,所以老师就不教了,顶多教点考场上的作文技巧。调查还发现,考入一类校的作文成绩,比考入二类高校总体差距为"2分"!
第二:考试过于密集,学生无心积累。新高考带来一个问题:学生不是在考场,就是走在去考场的路上。高一开始等级考试,考考考,造成现在的孩子对写作没兴趣,对读书没兴趣。谈不上什么积累了。
第三:语文提分慢。数学突击一个月可能提10分,语文突击一个月搞不好减5分。语文是一种综合能力。所以现在语文高一是必修课,高二是选修课,高三就是"兵荒马乱"的考试。
语文教育的崩溃现状有点触目惊心。
文章也谈到了未来语文高考的改革,比如加大思辨类内容,加大阅读题量,重视写作等等。甚至提出对一些热衷阅读小清新文章的女生不利。对此我今天不展开谈,明天有时间讲讲。今天主要谈谈高考定位的问题。
高考不管怎么改,其实都难以考察出一个人真实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但是高考不考不意味着不重要。
我自己在事业陷入低谷,不知道路在何方的时候,正是通过阅读与写作找到了新的起点。当然,这里讲的阅读不是那种消遣的阅读,浅层的阅读,而是思想性的阅读。透过这种深度阅读,获得思维思想的突破,进而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层次,前面的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这个世界看起来有许多职业,其实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不多。我自己当时的所谓事业低谷,不是没有工作可干,而是缺乏那种适合我的身心特点,能够给我带来自由,不剥夺我时间的工作。后来在思维思想方面突破后,这个路就走通了。
偌大的国家,其实现在能够写出好作品、好文章的不多。跟八十年代那个鼎盛时期没法比。教育是主要原因。目前这种教育下,不知道多少好苗子都埋没了。
我所谓的写出好文章,不是搞小清新的文学创作,根子是清晰的思维,通透的见解,是思维思想的突破。如果说万金油,真正的万金油是这个。这个能力跟某个专业结合起来,不管是政治、经济、艺术、教育、心理、管理,甚至技术,都容易脱颖而出。所以这是为什么西方精英阶层的孩子,热衷学习文史哲这类纯文科专业的原因。
现在中国孩子放弃了文科学习,相当于丧失了未来就业的主动权。有很大一部分专业是没有能力从事的。路越来越窄,大家都挤在少数几条路上,竞争达到惨烈的程度。而大把有前途的专业,极度缺乏人才。最典型的就是创作、教育、心理等方面。高水平的人才少得可怜。
现状就是,急功近利,只管这段,后面就不再考虑了。
可以想见,学校语文的崩溃未来还会继续。语文未来主要靠自学与家学。学校没办法搞好大语文,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语文是特别灵活的学习项目,很难用整齐划一、按部就班的方式来学习。比如《滕王阁序》这篇文章,被安排在高二年级学习。但实际上,小学生不应该学习吗?这种美轮美奂的文字,小学接触会更早受益。高二那种兵荒马乱的状态下,很多孩子就囫囵吞枣了,根本就没有心情去细品。
至于思维思想这块,学校教育是更大的短板了。因为思维思想,涉及到哲学、历史、政治、文化等多学科,捧着一本语文书,怎么教得了这些?所以学校语文走向崩溃并不是奇怪的事情。也没有必要责备什么。
我们网校一个初中孩子的家长,放弃了让孩子去排名第一中学的机会,就近入学进了普通学校。为的是可以在家跟我学习大语文。我了解到这个家长不是盲目在选择,她是真正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她仔细衡量,觉得所谓的第一名的中学,远没有在家里踏实学习靠谱。这孩子走的是特长教育的路子了,这孩子未来的机会并不少。现在一些超前改革的省份,高考已经变成鸡肋,许多名校选拔学生,都已经不怎么看高考成绩了,主要通过自主招生等形式。如果是文科方面的自主招生,考什么?还不是思维思想这些。你还能蒙混过关吗?
等这个趋势已经尽人皆知,你再让孩子临时抱佛脚,可能吗?思维思想水平,是需要常年积累的。才华是不可能通过一些技巧来蒙混过关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以前没有互联网,很多人是没有机会系统学习思维思想的。互联网其实是给了孩子一个机遇,可以用很低的费用来学习这种珍贵的知识。这就让我们对于学校的依赖减少了。学校语文教育崩溃,也不会影响到你的成长。
真正的精英教育,最根本的是头脑的升级。一个开窍的孩子,始终会处于一种积累的状态。成系统的积累,最后是越来越聪明,智力越来越发达。而没有开窍的孩子,始终是熊掰玉米的状态。碎片化知识,学了忘,忘了学。最后是脑子空空,一无所长。这是为什么,小学时资质一样的孩子,到了成年后会天壤之别。
未来教育改革会怎么改,未来职业环境会如何变化,这些你都没法预测。你能够预测的就是,一个头脑发达,看问题通透的人,会最先适应变化的环境,会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把握。真才实学,真正的才华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