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一:
[1]施燕,韩春红.学前儿童行为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索尔索,麦克林.实验心理学[m].张学民,周义斌,郑亚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455.
[4]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351-352.
[5]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l].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xx.
[6]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运用[m].台湾:心理出版社,20xx.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03.
[8]松居直著,季颖译.我的图画书论[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9]周宗奎著.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70.
[10]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11]陈伦超.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行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xx.
[12]赵娱.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一一以济南市部分幼儿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xx.
[13]胡瞎.单亲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一一基于能量驿站单亲母子家庭个案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xx.
[14]苏中红.利用动画片对幼儿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xx.
[15]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xx.
[16]张彤.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xx.
[17]程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xx.
[18]赵惠美.亲子共学美语图画书运用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xx.
[19]王英.对中班幼儿绘本阅读的研究与指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xx,(4).
[20]张晓贤,桑标.儿童内疾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xx,35(2):314-320.
[21]刘海,杨洁.服务学习: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新路径——以美国的“午餐一读书伙伴”活动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xx,(10).
[22]张兰萍,周晖.幼儿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与亲社会行为及决策判断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xx,(1).
[23]郑小瑜,林少曼,蒋嫣嫣.开发社区隐性课程资源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20xx,(6).
[24]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釆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xx,(1).
[25]赵章留,寇歲.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xx’(1).
[26]李丹,程赞.学前儿童在家在园亲社会行为的比较观察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2):24-27.
[27]吴育红.游戏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价值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xx,22(2).
[28]胡金生,杨丽珠.教室中幼儿自发的助人行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xx:47-48.
[29]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4):20-27.
参考文献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
[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