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人民大学政治学副教授
新学期开始了。当新生步入大学校园,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学校的团委、学生会便会向您发出邀请,加入其中。这样的邀请往往由热心的师兄师姐发出,此时,您该作何选择呢?加入一个组织,必须先了解这个组织。我衷心地奉劝诸位朝气蓬勃的大学新生,要远离这样的组织,至少在目前的学生会体制下应当如此。
高校的学生会本来应是大学生的自治组织,但在我国后全能主义的大学体制中,它基本上一个学生“被治”的组织。这种情况,即使具有自由传统的北大亦不能例外,而在人民大学其程度尤甚。一位学生曾经仔细查阅,发现许多高校学生会的章程里均出现了“自治”二字,但人大的学生会章程里则没有。人大的学生会,完全接受各级团委的领导(或曰指导),学生会除了偶尔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口号外,其所为与宗旨完全脱钩。事实上,人大的学生会不过是团委执行政策、学校控制学生的工具。
团委、学生会,堪称中国人民大学敞亮校园中最阴暗的一角。笔者在人大从教五六年,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加乌烟瘴气。一线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激励学生上进,要求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努力求知,试图引导学生培养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而党团学生会组织的存在,则以其不容忽视的体制力量,削弱甚至抵消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努力,它诱人堕落,逼人为娼,可谓毁人不倦。有的学生对学生工作本无兴趣,但考虑到未来保研加分,只好加入学生会组织。我还亲眼目睹过自己班里一位大一尚比较单纯的、有理想的学生,在当过学生会主席后,堕落成为一个失去基本道德水准、以无知无耻为荣、满口官话的学生官。甚至一些在学生会里面工作过、对其情况有深刻了解的学生,也直接称学生会为“垃圾”。
高校的团委、学生会,某种意义上是我国官场丑陋生态的缩影。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我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学生会干部的产生,不是通过公开、透明、公正的民主程序,而是通过内部酝酿、交易、集中、内定等方式产生。比如,在人民大学,一个学生的性别、所属院系、与领导关系,对于他能否成为校学生会主席、常委、部长来说十分关键。至于你的同学支持率、竞选演说、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则不怎么重要。法学院、经院,因其是大院,常委必定这些学院的,据说是为了以后拉人填场时,这些大院系能够贡献较多的听众,也考虑这些院系财力比较雄厚。而女常委必定貌美、气质佳,因为有许多活动和场合需要美女来主持。假民主、假自治,不代表广大学生,而是代表上级领导,代表权力部门对学生进行组织、监控、管理,目前中国社会政治体制所具有的种种恶劣做法,在大学里面首先得到了演练。如何看领导的眼神行事,如何陪领导喝酒,给领导挡酒,如何说官话、套话、假话,如何溜须拍马、阿谀谄媚,如何经营自己的权力,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大学生从中过早地学会了中国官场的做派。团委、学生会让大学生侏儒化、官僚化、庸俗化,不遗余力。
在所谓的敏感时期,承担反映学生动态、监控学生舆论和行为的任务,也是由团委、学生会干部来完成。人大有一种干部叫心理委员,负责监控本班同学有无精神病。一次我的学生因为修改开题报告,在宿舍熬了两个夜,便被同宿舍同学汇报给系主任,说她有精神病征兆。系主任亲自打电话过问此事。
对学生会来说,按照团委的要求,拉人填场,更是其重要任务。被拉去填场,是大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某些无聊的讲座、报告,需要听众,于是各院分指标,下去拉人,以营造热烈气氛。这种弄虚作假的任务,对学生会来说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完成得好坏,对于判断一个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十分重要。
而领导人来视察,则是学生会干部近距离和领导人接触交流,普通学生则没有机会。他们显然比其他同学更能懂得见了领导要讲什么话。如此领导视察,又怎么能体察民情?或许领导自己也明白,来高校视察不过是作秀。大家都是演员,我是主演,你是配角,演得像就可以。前不久北京市团委书记来人大宿舍视察,结果去的就是人大学生会主席的宿舍。这个事情并不新鲜。记得在北大读书时,江泽民主席去图书馆视察,看望同学,结果照片出来,大家就明白了,主席周围都是学生会干部。
不仅如此,学生干部还是大学中的特权阶层。有些信息,不对一般学生公开。有些全校性的奖项,由团委设立、组织评选,最后获奖的就是学生干部,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发奖,而将来保研时可以加分。有些机会,专属于那些团委学生干部,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他们曾经为学校、学院做过贡献,似乎这是对他们的工作的回报,但其实,他们不过是为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当过差、做过奴才而已。例如,支教保研的机会是不对所有学生开放的,它是学生干部的特权。在学生会(及其他团委下属学生组织)做到常委(团委机关报的编委)等级别职位后,这个同学就拥有了优先享受支教保研的机会。支教保研政策是许多热衷学生工作同学的追求目标,本科毕业后前往西部地区(一般也不是特别落后的地区,例如重庆等地),支教一年,即获得保研资格。有限的支教名额,都被校级学生组织瓜分。
此外,学生会的学生组织成员,往往还优先享受参与各项活动及交流的机会,这些活动的人员遴选不透明,常由主管老师确定,但有关经费显然应属全体学生。比如人大新闻学院,每年开展与台湾学生的新闻营活动,前往台湾交流(旅游性质)的成员,都是学生会成员。由团系统组织的各项出国访问、交流等活动也都局限于“体制内”。前段时间,一位新闻学院的学生朋友在深圳大运会担当志愿者,须知除志愿活动还有许多参观活动,一些同学询问他如何参加,其实,根本没什么遴选机制,只是之前他任职的团委机关报分配到的名额而已。而这些举不胜举的类似团学活动,都会戴上“层层选拔”的帽子。
学生会的工作,在各学院往往是与保研联系在一起的。各学院的保研加分制度,人为制造不公,阻碍了那些没有参加学生会工作人保研的道路,占有了国家培养研究生的资源。国关学院国际政治经济系一位同学,便因没有学生工作加分,虽然学分绩靠前,最后还是被学生干部挤下去,无缘保研。而某一届保研学生五六人中,校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主席或副主席,都名列其中。普通学生如果不是成绩十分过硬,稍不留神,就会被挤下去。而这些学生会干部出身的人,对学术没有真正的兴趣,与读博士的政府官员无异,基本没有培养潜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垢纳污之地。学生会组织的内部成员,他们本身的道德与人格也颇值得怀疑,这让人无法容忍他们在公众场合成为人大学生的代表。进入团学系统工作,加入学生会是第一步,通过团学系统便捷地进入政坛,已经成为中国常见模式。如今,各种官场习气弥散于学生会组织,学生会高层成员会为博得领导欢心采取各种手段,低级学生干部同样也会用谄媚姿态迎合高级学生干部。学生会高一级干部对下属的领导,往往不仅仅是工作关系,而是全面的支配关系。一位人大的学生会主席,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要求他的部下给他的手机充值,给他的饭局付钱,等等。每年换届阶段,竞争对手之间的暗中倾轧更是严重,其手段卑劣,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另外,学生组织的公款吃喝(有些公款直接来源于团委经费,有些则利用拉来的赞助等,但是即便是拉来的赞助也是代表全校学生的名义私自享用)盛行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会干部,官腔连篇,言不由衷,无出其外,败坏了人大学生的形象。
大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是雅斯贝尔斯所谓的“国中之国”。教师、学生、学术是大学的中心。而中国的大学,实际上被党团及其附属性的学生会搞得精神全无、灵魂缺失。大学的党团、学生会组织,搞大量无意义、甚至有害无益的活动,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恶化了大学的学术氛围,扼杀了大学生追求真理、进步的精神。面对这样的团委、学生会,任何一个有追求、注重名节、对自己负责的大学生,都不应与之为伍。浪费美好的青春,得到的是堕落、世故、少年老成、不学无术。而这些学生会干部未来一旦步入政坛,则会祸国殃民,他们不会成为“社会栋梁、国民表率”,只会成为社会上寄生腐朽的蛀虫,成了压迫人民、鱼肉百姓的帮凶,其堕落无耻的底子,在大学时代即已打好。
面对不好的体制,我们常常感到无奈。但对个人而言,还有自由意志。……写此博文,没有为人大抹黑之意。揭露其问题,促其反省自新,是为了让人大学子有一个好的求学环境,如此,人大方能成为能够胜任新时代使命、有理念、有能力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的摇篮,而不是社会寄生虫、政府腐败分子、人民公敌的训练营。而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中国的高校。教育要转型,大学要改革,学生会要重新定位。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鉴于中国官员许多都是团委、学生干部出身,这项改革便具有了更为很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这些面目丑恶的团委、学生会干部,未来可能就是我们的领导人。
胡艺:学生会“藏污纳垢”值得警醒
评论作者 胡艺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撰文批评学生会,称“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他认为高校的团委、学生会,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官场丑陋生态的缩影。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中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一方面是不少人对高校学生会的存在意义和作用持保留意见,另一方面又是大学新生入学后挤破头想加入学生会(10月4日《羊城晚报》)。
人大副教授撰文批评“大学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藏污纳垢之地”。此话有点以偏概全的意味。难怪此话一出,网友一片哗然,并有学生干部要其公开道歉。虽说学生会的正面价值不容否认,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所有学生会都“藏污纳垢”,但是现实大学生态中的学生会的功能确实在被扭曲、异化。大学学生会俨然成了官场丑态的缩影。
“有限的支教名额被校级学生组织瓜分”、“每年换届阶段学生会竞争对手之间暗中互相倾轧、手段极其卑劣”、“学生组织公款吃喝盛行”、“学生会干部,官腔连篇,言不由衷,无出其外,败坏了人大学生的形象。”尽管陈伟副教授说的是他在人民大学看到的现象。但是,放眼望去,其他大学的学生会何尝不是这样呢?
有大学生算了这样一笔账:“在学生会、班委会担任职务,评优、入党时都会有优势,有了这些荣誉,在评选奖学金时也会为自己加分。就业压力比较大,而许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更青睐学生干部,不少学生想尽方法在学生会、班委会任职,入党,增加就业砝码。”
担任干部,既能锻炼社会交际能力,培养领导管理能力,又有利于获取高额奖学金回报,为就业争取筹码。从投资性价比来看,大学生花钱买“学生官”,做的绝非亏本生意。但是如果花钱打点、请客担任学生干部成为校园潜规则,岂不是让大学校园变成了富人子女的俱乐部?把学校当成了“卖官鬻爵”的实习基地?学生除了拉关系、走后门,哪里还有心思做学问?学生时代染上“官瘾者”,走上社会,岂不变本加厉,大胆挤入买官卖官队伍?此举不仅对寒门学子与不愿意掏腰包买官的学生极不公平,而且与大学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藏污纳垢”的学生会与班委会,哪里还有资格代表同学们?
高校学生会、班委会充满铜臭气息,不仅扭曲了学生会、班委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本质,而且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公。陈伟副教授批评学生会、团委“藏污纳垢”固然让有些学生干部不好接受,但是校方不可等闲视之,而应该引起反思。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会、班委会的教育引导,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把学生会、班委会选举,奖学金评定,入党、就业这类信息,充分暴露在阳光下,接受全体师生与社会公开监督。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不仅要做学问领路人,更要身体力行做学生人格、品德的导师。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