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范文 / 其他工作总结 / 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

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更新 2022-01-13  |   人气 680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常州教育高举“教育为人民服务”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展不动摇,锐意改革,奋力创新,积极启动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常州建设特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20xx年,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整体发展,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1.继续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在全市100%的乡镇达到教育基本现代化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现代化内涵,修订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意见,完善并积极启动实施辖市(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和规划。

2.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制订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和技术指南,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暨教育技术应用工作会议,中小学信息技术建设和应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市新增中小学校园网120个(使全市达到233个);完成常州教育网站新一轮改版,每月点击数超过30万,累计访问量超过800万人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700g;100%学校实现“校校通”,全市乡镇中心小学和中学都普及了信息教育技术;大力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与应用,举办网络应用培训班,启动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2.4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以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为重点内容的培训考核,占全市教师人数的88%。

3.规划新一轮教育布局。为适应常州特大城市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初步完成20xx-20xx年常州市区教育布局规划,并积极启动实施新一轮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对物资学校、旅游学校、三职高等3所职业类学校进行优化整合,会同新北区政府采取股份制形式筹建一所公办股份制中等职业学校——新北区职教中心。

4.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市北郊中学新北校区、常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市二中整体改造、花园中学多功能教学楼等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正衡初中学生公寓、三中教学综合楼、田家炳实验中学图书综合楼、刘国钧职教中学图书馆扩建、聋哑学校整体改造以及6所学校的塑胶跑道等工程按时竣工。

5.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90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来访;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8所(使全市达到36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110余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使全市达到7个);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稳步推进赴境外办学项目。正式与北京朝阳区签订教育合作交流协议书,在互派专家、校际交流、高层论坛、教育研究、合作办学、教育培训等方面全面实施两地教育合作项目,共同促进双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注重协调发展,促进各类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6.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在招生工作中,大力宣传“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和“要择校、找民办”政策,严格管理和控制“分流”渠道和数量,“小升初”依法实行就近入学;中招工作继续实施重点中学30%名额分配各初中校的做法,严格按照省厅文件精神,扩大高中统招比例,择校实行“三限”政策(限钱数、人数、分数);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专门举办中职招生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自主选择,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尽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适合的学校,保证了公办与民办、普高与职校、热点与非热点等各级各类学校各得其所,共同发展。

继续实施“金边工程”,重点扶持城郊结合部薄弱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全面启动实施“蓝天计划”,出台“常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管理办法”,在积极鼓励公办学校尽力吸纳的同时,创办蓝天实验学校、新市民子弟学校等流动儿童少年专门学校,规范各类外来工子弟学校办学行为,保障适龄流动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全年市帮困助学金理事会共对2495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81万元,市区各级各类学校为特困家庭学生减免学杂费254万元,同时构建快捷透明的爱心通道和帮困助学体系,确保在常州就读的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7.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示范学校、实验学校建设,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5所(使全市达37所)、省级实验小学8所(使全

市达54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44所);全面开展星级高中转评工作,100%的省重点高中顺利转星。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99%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全市初中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到96.3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20xx年,在高考模式改革的情况下,我市再次取得佳绩:万人进线率为万分之十九,第六年保持全省第一;本科录取率56%,其中市区高达70%,名列全省前茅;6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比例为万分之四十八,位居全省第一,超省平均一倍。

8.职业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大力加强示范专业建设,新创省级示范专业16个,市级示范专业(含中专校)18个,市区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8%,一次就业率达96%;1563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本科达线率达44%,职业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比例达35%,名列全省前茅。

9.高等教育实现新的突破。在多年蓄势的基础上,将常州师专(筹)实质性并入常州工学院,为建设综合性地方大学——“常州大学”打下重要基础;“常州大学城”建设顺利推进,一期工程全部竣工,6所高校1.8万名学生按计划入驻;远程教育站点和高等学历函授站点不断增加,新通过远程教育站点7个(使全市达到18个)、函授站点8个(使全市达44个)。

10.终身教育体系逐步构建。“常州市民学习信息中心”揭牌成立,社区教育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有序推进;组织承办拾普通话推广周”开幕式及系列活动;开展社会力量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评估,评选省百家信得过社会力量办学单位,150多件社会力量办学成果作品参加省展;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各类培训人数达52万人次。全年组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4万人,全国成人高考1.6万人次;非学历考试人数大幅上升,英语等级考试增幅达50%,计算机等级考试增幅达69%;完成市新三学外语考核3000多人次、省计算机外语等级考试5000多人次、普通话培训测试1.37万人次。

三.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11.坚持“德育为首”,拓宽德育工作的视野和渠道。各校以节日系列教育为主线、以养成体验教育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首次召开市校外教育联席会议,通过了“加强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若干意见”;编发《传统美德》乡土教材,弘扬爱家乡、重传统的精神风尚;召开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下发《常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并对学校“四五”普法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检查;举行禁毒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倡导文明生活、健康生活;举办“新世纪,我能行”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并与“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相结合,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造;组织“成才不忘养育恩,青春热血献真情”无偿献血活动,637名高三毕业生捐献13万毫升血液;开展“弘扬秋白精神,建设学习型城市”网上征文评比活动、“携手共创城乡文明”结对活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环保常州”活动、第六届“心手相连,汉藏同胞共迎新年”活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和“助残日”等活动,大力强化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和渗透,使德育工作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和生活化。全年评出“常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学校”76所。

12.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制定并启动实施“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在接受省厅课改实施情况调研和评估获得好评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课改情况调研,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新课程推进现场会,认真分析课改现状,定位课改进程,交换课改心得,总结课改经验;开展初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活动,组织承办全国“小学英语观摩研讨会”,进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比交流,着力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组织开展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活动,着力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激活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同时积极为20xx年即将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

一年来的课改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意识得到增强,校本课程逐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推进,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明显转变,学生主体地位初步确立,评价方式得以创新,学校开放度不断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受到进一步重视和开发。

13.实施课题带动,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我们对盛市教育科学研究“十

五”规划课题进行滚动评审,组织国家级课题、省级招标课题7个赴省参加中期评估,举办国家级重点课题——课外文体活动研究工作汇报会,15个省级“九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结题;建立学科教研组、学校教研组、市级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和多学科、跨学科的协调教研组,组建校际学科合作交流小组,广泛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形成以教师、教研组为基础的校本教研新机制,全面推动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14.倡导全面发展,大力加强特色教育。开设学校体育教育论坛,举办第18届“育苗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12届市运会中小学乒乓球赛、健美操、田径比赛、第5届重点中学篮球赛和“职教新苑杯”重点职业高中女子排球赛,组织2.2万余名师生观摩全国残运会;举办常州市首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发挥创造性的勇气和精神;会同市委宣传部等八部门评寻职教英才”30名,为广大职校生树立成才创业的榜样;举行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在常高校“团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展”、“科学与艺术作品展”;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85.5%,2所学校获国家绿色学校称号,26所学校获得拾绿色学校”称号,45所学校被命名为市级“绿色学校”。

四.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倾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15.扎实推进建设学习型系统。不断浓厚学习氛围,明确学习重点,更新学习内容,用学习找不足,以学习促进步。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干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结合教育工作实际,采取举办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形式,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广泛开展“学习日”活动、“新三学”及推广普通话、读书活动等;组织3000多名教工参加省职工十六大知识竞赛;认真组织学习型系统工作先进单位总结、表彰活动;举办教育系统才艺展示观摩活动暨建设学习型系统推进会;开展“学习型家庭”成果展示和评比表彰活动,真正让学习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内在需求。

16.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充分整合师培中心、教研室、电教馆、信息中心等单位培训资源,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年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学历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学科培训等109个市级培训班,约1.8万学时,受训人数1.7万名;各类教师合格学历分别达到:高中90.82%、初中96.24%(本科以上44.74%)、小学99.52%(专科以上66.6%)、职高77.41%、幼儿园96.96%(专科以上38.85%)、特教专科以上49.35%;首次面向社会依法认定教师资格4126人;合理设置“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五级梯队,逐步建立中小学教师成长阶梯,全年新增教坛新秀265名、教学能手225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67名;着力抓好拾333工程”、市“831工程”培养对象的学习、交流和提高工作。

17.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首次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和结构比例,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推进教师职称评聘改革,1972名教师晋升到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继续举办内部教职工交流暨师范生应届毕业生就业“双驯洽谈会,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完善考核奖惩制,改革学校内部分配制度,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大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努力使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实处。

五.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全面推进教育行风建设

18.不断深化依法治教。制订《常州市教育局法制工作规程》,组织机关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组织征订国家新颁法律法规汇编840册,认真做好基层单位法规汇编工作;组织开展“依法治教(校)一得谈”征文活动,年内新创建依法治校先进单位50余家;组织全市3.1万教育工作者参加“四五”普法考试,切实加强“四五”普法工作。

19.浓厚调研风气,加强督导检查。先后开展辖市民办中小学规范办学、高校校务公开、学校保卫安全、校园网络安全、学校食堂卫生、节假日“减负”、学校执行收费公示制等各项检查;强化对辖市区审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认真做好校长离任、改制企业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召开常州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聘用兼职督学,建立督导责任区,开展对辖市区基础教育课改现状、外来工子弟学校、局属学校收费状况等调研,对30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综合督导评估,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0.全面整治教育乱收费。组织收看全国、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成立规范教育收费领导小组,不断推进收费公示制和收费规范学校创建工作,建立教育行风网页,开通行风评议热线,向社会公开行风建设九项承诺;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教育

收费专项检查,严格督查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情况,重点处理信访和行评热线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违规收费。

六、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党建工作

2

1、进一步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在省教工委、市委组织部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建立了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党工委的职能,逐步理顺了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年内,先后召开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两次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大力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储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

22.着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热爱人民、热爱学生”的美好情感,大力培养教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从事职业的最大幸福。开展“展师表、铸师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1102名青年教师参加演讲比赛,36个青年教师集体、2204名青年教师参加“真情献社会”教育进社区活动,为53个社区提供教育文化服务,843名青年教师参加“挚爱献学生”结对助学活动,1566名青年教师参加“青春奏华章”素质展示活动;举办“新天地花苑杯”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在庆祝第十九个教师节期间,评比表彰了一批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十佳爱生标兵”,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3.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工作实绩为标准,以平时考核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好班子”创建活动,全年共表彰了35个基层班子,占全局的70%;修订下发“基层单位党政领导议事规则”,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集体创造力;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校科级干部专题培训班、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校长高级研修班、第五期局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深化校科级干部“五个一”活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行校科级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和学校中层干部竞聘制,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和轮岗制度,全年局属调整优化12个基层班子,提任21名年轻干部;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和考察结果反馈制,进行“阳光作业”,增加透明度和公开度;出台“在局属学校中试行校长任期制的意见”,探索解决“能上不能下”的干部使用现状,形成任命制、选聘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干部任用制度,大力营造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24.扎实推进党风、政风建设。召开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深入开展“两个务必”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和基层单位领导党纪条规和廉洁从政知识书面测试;向机关中层干部和基层领导干部发出干部廉洁自律公开信,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利用反腐典型、“以案说教”,抓好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腐倡廉的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召开机关干部工作研讨会,强化教育行政对基层学校的“指导、服务、评价”三项职能;开展“行政主动服务学校主动发展”大讨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优化服务态度,改革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真正落实“三多三少”;开展“践行三个代表,争做好事实事”竞赛活动,并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各处室考核的重要指标;推行教育便民“九项措施”,做到办事“六公开”,实行民主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加强上下联系互动,把解学校发展之忧、帮师生生活、学习之难作为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受到了群众和基层学校的广泛好评。

25.积极做好信访、群团、宣传、稳定等其他工作。进一步落实首问责任制,加大信访举报的调查处理和案件查处力度;大力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扩大阵地,全面宣传常州教育政策、成绩和做法,让社会了解、理解和支持教育,营造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大力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全力抗击“非典”,切实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维护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的稳定。

二oo三年十二月

与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相关范文: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法制股安全股工作计划 在市教育局党委业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继 公司信访办主任竞争上岗演讲稿 农村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实践与思考 县卫生局民主评议党员自查材料 7月大学生村官创先争优心得体会 共产党员抗旱救灾工作思想汇报 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关于水务局督查工作管理办法

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