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范文 / 其他工作总结 /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更新 2022-01-13  |   人气 305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福建省代省长卢展工作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xx月xx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奋发前进的五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20xx年我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按照中共福建省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决策部署,着力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推进发展,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20xx年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

国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初步统计,国内生产总值4682亿元,增长10.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7%,工业增加值增长15.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0亿元,增长6.7%。外贸出口171亿美元,增长2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1亿美元,增长5%。

财政总收入472亿元,可比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8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4%,城镇登记失业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

金融运行平稳,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进展,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推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保证本届政府顺利完成了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议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福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波动、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的不利影响,以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营造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氛围。

坚持改革开放,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开放中调整结构、壮大实力。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省,以德治省,积极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依靠全省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其中,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2%、12.1%和9.9%,提前于20xx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三番的目标。三次产业结构由20xx年的19.4∶42.6∶38调整为20xx年的14.2∶46.1∶39.7。

农林牧渔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农产品优质品率提高,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工业经济主导作用增强,优势产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电子、机械、石化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

信息、金融、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瓶颈”制约得到缓解。

五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90亿元,年均增长18.5%。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防灾减灾五大防御体系基本建成,完成千公里江堤建设和千公里海堤加固任务。电力装机容量新增550万千瓦,城乡电网改造和扩建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与华东电网联网。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机场航线增加99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490公里,在建里程300多公里,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和农村路网建设加快,横南、梅坎铁路建成通车,港口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250万标箱。城乡电话用户9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70万户,互联网用户245万户。

城市道路、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公共交通、园林绿化等建设取得新进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

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全面展开。

财政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审计工作得到加强。

金融三项整顿初见成效。投融资、土地使用、医药卫生、住房改革明显加快。

省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省级行政编制精简50.1%,市、县、乡三级精简20%。全面清理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省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改革面达50%以上,公开办事制度得到推进。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年均增长10.8%,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200亿美元,外资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境外企业规范和重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闽台港澳经贸合作与交流更加密切,福州、厦门与台湾高雄货物海上试点直航稳步发展,福建沿海与台湾金门、马祖、澎湖地区实现人员、货物直接往来,对台贸易扩大,吸引台资领域拓宽,闽台农业合作成效明显,与台港澳贸易和引资分别达229亿美元和126亿美元。侨务、外事工作得到加强。

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事业全面 进步。科技攻关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一批新成果,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发展。

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实现“两基”目标;整合组建集美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新成立4所本科学院和6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211”一期工程通过验收;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分别增长1.4倍和1.5倍;民办教育不断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档案管理、地方志编纂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4.3岁。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竞技体育进步明显。

一批社会事业重点项目相继建成。连续20xx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指标;基本农田得到保护,连续20xx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森林覆盖率60.5%,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局部地区和流域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坚持依法行政,改进行政立法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信访工作得到加强。

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双拥”共建活动继续深入,支前保障成绩明显,国防动员、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人防和海防工作进一步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9%。

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20xx年的52.8%下降到20xx年的43.6%,农村由55.1%下降到45.9%;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16.3平方米和35.7平方米。城镇人口比重达44.6%。

实现“两个确保”,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五年共新增就业233.6万人,再就业率71%。

民政工作和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山海协作、扶贫开发、对口帮扶工作继续加强,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4.5万人,贫困地区、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五通”工作取得成效,“造福工程”搬迁13.7万人。

《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和《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试行)》正在实施。 五年来的发展成就,是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在历届政府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凝结着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在此,我谨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为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省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无党派人士,向为福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中央各部门及驻闽机构、驻闽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与支持福建建设与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发展后劲仍显不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有些县乡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部分群众的生活还较困难;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除,市场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社会事业改革发展需要加大力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铺张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政府职能、管理方式、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要继续转变;有的地方社会治安问题比较突出等等。我们将切实重视这些问题,着力研究解决。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今后五年的任务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的决议,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按20xx年可比价格计算,到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800亿元,实现第一个翻番;到20xx年达到17000亿元,比全国提前20xx年翻两番,综合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省全面落实,社会秩序良好;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今后五年,我们要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制订和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第七次党代会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发挥福建优势,着力构建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和对外开放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三个阶段同时推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确保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治省,以德治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开拓发展新思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生物工程与新药、新材料、环保等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电子、机械和石化三大主导产业,推进纺织服装、森工造纸、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并积极培育新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大力扶持一批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制造业骨干企业,培育产业群,形成产业链,建设海峡西岸制造业重要基地。加快“数字福建”建设,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劳动、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发展。办好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

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促进资本要素合理流动。以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推动工业化,逐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创新经营方式,发展新的业态。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体系。

加快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规范发展市场中介服务业,完善经济服务体系。

发展社区服务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业,壮大旅游、房地产业,推进教育、卫生等领域中非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和依法保护海洋资源,以海岸带和近海开发为重点,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建设海洋产业体系。

推进城镇化进程,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厦门经济特区要发挥龙头作用,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

福州要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功能,在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再上新台阶。福州、厦门、泉州要加快构建大城市基本框架,提高城市竞争力;漳州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档次和水平。

莆田、宁德要发挥港口优势,以重大项目的开发推动城市发展。三明、南平、龙岩要从对接沿海、拓展腹地的功能出发,着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

要以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为重点,促进小城镇发展,形成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强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强化经济联系,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沿海地区要在推进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增强对山区的带动作用;山区要打好基础,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经济发展能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建设“两纵三横”高速公路、“八纵九横”省级干线以及农村路网,形成五条铁路进出省通道,建立以厦门港、福州港和湄洲湾为支撑的港口体系,建设和完善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依托的空港体系。建设一批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形成安全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和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推进科教兴省战略,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国际、省际合作,促进优势技术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科研机构的改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重视城乡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发展高等教育,办好重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促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提升为综合性大学。

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实施新世纪人才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各类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公务员队伍,引导更多的人才进入经济建设第一线,优化人才成长和创业环境,使福建成为政策配套、机制灵活、环境宽松、人才聚集的省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文明发展的道路。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继续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围绕加快发展,推进生态省建设,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等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二)实现改革新突破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取得新突破。放宽市场准入,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允许国内各类资本进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基础设施、社会公益性服务领域建设,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在投融资、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并保护公平竞争。

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在国有经济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任务。

建立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上取得新突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推进地方金融改革,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深化土地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改革,完善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制度。改革阻碍劳动力流动的户籍、人事等管理制度和政策限制,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劳动力市场。

加强产权、技术、信息、人才等市场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继续深化计划、财税、金融、价格体制改革,提高经济调节水平。在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上取得新突破。

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探索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保护合法致富的高收入群体,逐步增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健全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城乡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

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稳妥地进行集体林权改革。

组建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建立新型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农村合作金融。

改革农业科技体制,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资金入股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

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以及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规范部门职能,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能。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构建以法治化、专业化和职业化为特征的现代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改革。

以民间性、自律性为方向,培育和发展一批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文化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乡群众文化。以产业化、市场化为取向,推动经营性、开发性文化机构的转制,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深化内部改革,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更多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精品。

改革文化市场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按国家政策导向投资。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和机制。

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三)再创开放新局面在提高开放水平方面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强化功能开发,提高辐射能力。

进一步办好各类开发区,发挥开发区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实施以质取胜、多元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增强外向拉动。

围绕结构调整,抓好产业带动明显的重大外资项目,开发延伸产业链的配套项目,推出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项目。着力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闽设立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

大幅度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在扩大开放领域方面取得新进展。

加强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吸收外资,扩大商贸、金融、旅游、中介服务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把吸收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专门人才结合起来。制定新形势下我省参与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步骤,加强与东盟、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等的经贸合作,拓展独联体、非洲、拉美、中东等国际市场,密切与国际友好城市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贸关系。

在强化开放优势方面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福建的整体优势,加强闽港澳经贸合作,依托港澳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更多地引进资金和扩大出口,完善合作协调机制,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

继续推动闽台海上试点直航和我省沿海部分地区同金门、马祖、澎湖直接往来。主动接纳台湾产业转移,欢迎台湾企业来闽投资,继续开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妈祖文化的交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把我省建设成为海峡两岸通商贸易、台企投资、农业旅游等产业广泛合作、科技文化等领域密切交流的重要地区,为促进两岸直接“三通”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继续加强同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络和沟通,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引进侨智,吸收侨资,发挥侨力。在拓展对内联接方面取得新进展。

以对外开放推动对内联接,以对内联接促进对外开放,着力构建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和货物进出的重要枢纽。主动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分工与协作,连接大京九,拓展经济腹地,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继续做好对口省区的帮扶协作工作,积极开拓闽货市场,吸引省外企业来闽投资,形成省际经济开放新格局。

在优化开放环境方面取得新进展。支持和保护海内外投资者在我省的创业活动,改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增强综合环境竞争力。

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解决好各类投资者反映的重要问题。建立健全“大通关”协调机制,构建高效便捷的货物进出和人员出入境通道。

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健全外商投诉协调机制,推行外商投资项目代办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跟踪服务制度。落实各项政策,加快建立外经贸发展促进体系。

完成今后五年的任务,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要把握发展趋势,拓展发展空间,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着力推出工作新举措。

三、扎实做好20xx年工作20xx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出口增长7%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可比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和4%-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扎实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扩大内需,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安排省在建重点建设项目43个,省预备重点建设项目45个,重大利用外资项目15个。

争取炼化一体化、东南汽车二期、液化天然气(lng)总体项目、温福铁路、龙长高速公路、尤溪街面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年内动工。加强重点项目和国债项目组织协调工作,强化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落实建设资金,搞好项目稽查和招投标市场的整顿和管理。

下大力气抓好一批关系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储备,把工业化、城镇化等战略细化为具体项目,全面开发各类项目源,把项目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加强项目征集、推介和前期工作,创新项目储备体制、机制和载体,更好地引导社会资金。

大力促进民间投资。进一步制定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个体、私营企业在融资、用地、出入境等方面的困难。

在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和非义务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领域推出一批项目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在已建成的路桥、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等领域放开一批经营权,在银行、证券、保险、外贸等领域拓宽一批民间资本投资范围,推动一批条件成熟的私营企业改制上市。推进基建投资、企业登记前置审批等综合改革。

对于民间投资,不论是省内还是省外,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要优化环境,做好服务,使投资者进得来、干得成、留得住。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群众购买力,增强消费预期。清理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完善鼓励和引导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

发挥行业协会开拓市场的作用,提高闽货国内市场占有率,鼓励更多产品进入跨国企业配送中心。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

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加快工业化,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增强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制定规划,抓好项目实施,建设沿海石化、汽车、电子产业基地,辐射内地山区。

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进程。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森工造纸、冶金建材、纺织面料、服装鞋业、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围绕重要产业中的龙头产品、关键性产品发展配套项目,对有原料优势的行业,发展深度加工,形成产业链。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施名牌战略。

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着力研究解决企业集团发展中投入机制、资产重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解决融资难问题。

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制订并实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措施。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依托保税区、海港、空港、铁路、公路枢纽,吸引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投资,加快建设若干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

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在我省布点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发展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抓好省定第一批22个现代流通企业和示范项目,培育龙头物流企业或企业集团,落实鼓励发展连锁经营有关政策,发展电子商务。

提高和规范经济鉴证类中介服务的执业水平,促进中介服务业发展。整合旅游资源,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积极开发旅游产品。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研究设立省市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

实施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方案,加快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资产重组,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参与重组和并购国有企业。制定和实施商贸、建筑及公用领域企业改革措施。

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的运行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

(三)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抓好一批项目建设。

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加农户、科技流通服务一体化”等经营组织形式,发展订单农业。培育各具特色的效益农业和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畜牧、水产、林竹、园艺等产业,扶持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烤烟、花卉等优势产品的生产。

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商品林基地,培育森林后续资源。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行增产增效技术,增强农村科技队伍活力,加快农村专业技术培训。

抓好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和示范园区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重视疫病防治工作,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出口能力,实现农产品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水土保持。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在发挥山海优势上多下工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

促进农村改革和政策落实。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

稳妥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完善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研究出台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强规划指导,全面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快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带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设区市政府要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集中精力谋划中心城市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壮大城市经济,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同时要做好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跨县市建设项目的协调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

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县级经济管理自主权,赋予县级市和经济强县相当于设区市的经济管理权限,调动县域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各县要根据自身情况,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加快山区老区发展。进一步制定完善和落实扶持山区、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库区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培植经济发展能力。

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工作,重点扶持基础设施、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改善老少边岛生产生活条件,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力争在20xx年内基本解决我省12.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做好对口帮扶和挂钩扶持工作,增强“造血”功能,积极推动科技、教育和卫生扶贫。鼓励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山区、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设。

(五)拓展对外经贸,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出口,推进经营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强的出口主导产品。

加快国有外经贸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步伐。重点抓好电子、机械、石化、轻纺等产业和服务贸易领域招商,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在我省建立完整的生产体系,发展关联项目。

切实办好现有外商投资企业,促进增资扩股。继续办好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科技成果交易会等重大招商活动。

支持有实力企业包括私营企业跨国发展。推进开发区体制创新,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实行“封闭管理、开放运营”。

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和整合,集中力量办好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沧投资区等一批重点开发区。建设外经贸发展促进体系。

有效整合口岸资源,规范服务流程,创新口岸通关模式和监管手段,不断提高通关效率。认真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具体应对工作,加快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促进商品检测中心和检验检疫体系建设,推行认证认可制度,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

健全反倾销应诉快速反应机制,积极开展各种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做好反倾销反补贴的申诉和应诉工作,最大限度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加强对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加强闽台港澳侨经贸合作。组织开展闽台港澳侨行业对口招商,努力吸引更多的台港澳侨企业来闽投资,推动金融、贸易、航运、旅游等企业来闽设立经营机构或代表处。

继续办好台商投资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扩大闽台直接通商,争取在台湾本岛举办福建商品展销会。

引导中小企业利用港澳商务平台拓展经贸合作。发挥海外华侨华人众多的优势,加强经贸、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六)认真做好财税工作,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强增收节支工作。坚持依法理财,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和审计监管。

积极培育财源,认真组织收入,依法治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工资发放、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扶贫支农等事关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支出,争取集中一些财力办事关经济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各级都要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不得搞赤字预算。围绕构建公共财政,推进财税各项改革。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偿债机制,防范财政风险。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

改进金融服务,积极组织和运用资金,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密切银企、银农、银贸、银校合作。支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推动地方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大力吸引外资、民间资本参股我省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壮大地方金融实力。

加大证券市场融资力度,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素质。保护合法债权,维护金融安全。

(七)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就业。认真落实再就业的扶持政策,继续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

做好再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推进省内山海之间以及省际、国际的劳务合作,开拓就业市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更新就业观念,通过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

加快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长期亏损、停产、半停产困难企业符合条件的在岗职工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探索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有效途径。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逐步解决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济。重视做好民政、社会福利、救灾救济工作和慈善事业。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提高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加快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推进医药分开,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品价格,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农村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办法。加强社区、乡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

(八)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若干个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突破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转化一批科研成果,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形成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环境。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抓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确保教师工资发放,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着重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支持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争取增列一批博士点、硕士点和若干硕士授予权单位。

增进与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加快福州地区大学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省广电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精品创作,重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及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

组建出版发行、广播影视集团。重视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育,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积极作用。办好地方志、档案、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

认真贯彻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三大国策。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国土资源市场化建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完成海域勘界工作。

重视生态公益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自然保护区,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九)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紧贴时代要求,构建有利于发挥全省人民聪明才智的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紧贴社会实际,推动以德治省,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紧贴经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为推动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紧贴基层需要,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产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村民自治,认真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和完善村委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

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在辖区整合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居委会,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坚持和完善各种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认真做好妇女儿童、少数民族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各项老龄事业,加强残疾人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探索管理民间信仰活动的办法。

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继续实施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积极开展法律援助。

建立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认真研究长效监管机制,正确处理好整顿与规范、打击与疏导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抓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等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推进餐桌污染治理,做好食品安全卫生工作。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以及其他各类犯罪活动。

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群众来信来访、人民调解工作,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做好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切实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人防和海防管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认真做好军转干部、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支持驻闽部队和武警部队战备训练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不断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四、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必须是与时俱进的政府,依法行政的政府,务实高效的政府,诚信廉洁的政府,归根到底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

我们要在省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依法行政并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与政协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从政为民,以公正与效率为目标,提高行政水平。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突破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在加快发展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研究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推动工作上。只要对人民有利,对发展有利,对稳定有利,对全局有利,就要大胆试,大胆闯。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着力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管理机制、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和严密完善的审批监督制约机制。积极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

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政府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推进政府机构、职能、行为法定化,确保行政措施公正透明、合法有效。

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积极开展政府诚信建设,凡是对社会、对人民作出的承诺,必须说到做到,取信于民。

发扬求真求实求效的作风。各级政府要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刻牢记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努力把福建的事情办好,对福建人民负责。

要突破部门、地区局限,凝聚各方才智,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工作效率。要抓住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关键环节,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办任何事都要注重实效,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慷国家之慨。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达标升级和评比检查活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推进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廉政是政府的第一形象,是公正和效率的基本保证。

决不允许任何公务员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要认真落实政府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严厉打击和清除腐败分子。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

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提高行政能力,推行政务公开,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行政监督,推行绩效考评,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到位。全体公务员要牢记人民的嘱托,树立奋发有为的蓬勃朝气,开拓创新的昂扬锐气,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省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与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范文:
对加快餐饮业工作发展的思考 工商局文明创建工作材料 在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中学微机教室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收费站站长个人先进事迹 未来工程师的工作总结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观后感作文800字 县委书记要敢于为老百姓担当 第13周国旗下讲话稿:学会感恩 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心得伟大誓言庄严承诺

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