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事关千家万户的市场稳定和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工作,更是时刻记在心上,并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加以协调解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了广大民心。
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还是温家宝总理,他们用一次次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解读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展示了党和政府的爱民情怀。大家清晰地记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哪里有险情,哪里就能看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身影。中央领导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教育和引导着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去做官为人。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公仆,都应该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但是,现在我们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随着自己地位的提升,办公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恶习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习惯于当官做老爷,而对群众的疾苦、百姓的死活漠不关心。毛泽东时代群众常说的“只见公仆不见官”,“官仆浑如田家翁”在某些领导干部身上已经看不清楚或者彻底被颠倒过来了。不过他们往往也在大会小会上讲“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但是,他们说了也只是说了,并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一旦当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单位团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常常是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甚至有时还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之上。这样的干部,关心群众是放在嘴上的。
真心关心群众疾苦,科学制定决策措施,源于对形势的正确分析和估计,不是靠主观臆断和行政命令所能实现的。这一点,中央领导一直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成绩面前陶醉,不在困难面前退缩。十七大报告也向全党发出号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但是,有些官员在党意识淡漠,执政理念扭曲,成天沉迷在自己营造的歌舞升平之中不能自拔,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形势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对科学发展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取得丁点成绩就陶醉不已,遇到些许困难就束手无策。这样的领导干部自然是当不好群众的主心骨和发展的领路人的。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而必须化解为党员领导干部一个个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全体党员干部都行动起来了,才会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洪流,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也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踏实”。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