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进一步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的思考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本次务虚会市局党组将“如何进一步开展依法治市工作”作为专题研讨的内容之一,表明了对这项工作的充分重视。刚才,五位局长的发言,有情况,有观点,有思路,感到很受启发。
下面,我谈三点看法,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一起研讨。
一、关于xx依法治市工作的现状分析今年以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部分日常工作主要有:研究起草依法治市年度目标报经市委市政府转发全市贯彻执行;筹备召开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汇报依法治市五年规划中期执行情况和下步打算等;组织开展非典防治的法制宣传;组织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和深化依法治市、建设政治文明的研讨;参加十六大后市委召开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座谈会研讨;组织企业民主法治建设调研和在三中全会后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开发运作网站、编印简报和依法治市学习材料之十等,及时反映区县部门的信息和经验,提供有关服务;组织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的部级课题研究;总结近几年来依法治市工作的专题经验材料上报司法部;参加全国12·4法制宣传活动人民日报专版组稿。为了落实依法治市和“四五”普法两个规划及年度工作目标,各区县、部门在推进区域、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和新鲜经验。
此外,我市还参加了司法部召开的广西南宁会议和上海等四个直辖市依法治市工作年会,接受省组织的“四五”普法中期检查,以及与北京、上海、宁波、长春、济南、温州等城市开展了广泛交流,省依法治省办、司法部、国家有关专家对我市依法治市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四五”普法中期检查组(第三组)反馈的意见是:“xx市的“四五”普法工作起点较高、层次较高、组织化程度较高,依法治市工作声势比较大,推进力度较大,成效较为显著。
主要是: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信用城市建设有了好的开端;城市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司法公正水平有了提高;涌现了一批普法、依法治理的先进典型,创出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姜金方副司长出席全市企业民主法治建设经验交流会时传达全国普法办对xx的评价是:“xx市是我们全国普法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两个省会城市联系点之一。
多年来,xx市不负众望,努力工作,开拓创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工作有声有色,蓬勃向前发展,已经初步把xx建设成为全国普法依法治理的试验田、排头兵”。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袁曙宏教授来xx为局以上领导干部上法制课时说,20xx年我带人来xx调查依法治市工作,撰写了调查报告,对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来通过有关领导介绍的情况看,如果再对xx依法治市工作写出调查报告,仍将对新形势下全国普遍开展的依法治市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简要回顾,能够使我们对xx依法治市工作的现状产生比较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正如徐路局长在今年9月召开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上汇报工作时所说的,“实施《xx市20xx年至20xx年依法治市规划》两年来,我市的依法治市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指导思想上,突破仅就“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基本环节思考工作的单一思路,从坚持本质着眼,在执政为民、创建服务型政府上明确方向,完善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法治建设指导原则。
二是在工作要求上,突破仅就地方立法、行政执法、公正司法、法律普及、法律监督、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一般性要求,从城市特点出发,在诚信、安全、秩序三方面明确目标,完善城市法治工作的整体评价标准体系。三是在运作方式上,突破仅举办各种法制宣传和法制实践活动为基本载体的运作方式,从总揽全局角度,在加强依法治市的实际运作方面明确范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完善社会条件,把握基本环节的具体措施。
四是在执法行为上,突破仅强调创造执法环境、有利严格执法、维护执法权威的片面观念,在更新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上明确责任,完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执法机制。五是在指导手段上,突破仅满足于开会发动、抓点试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传统方法,从科技运用创新,在现代网络媒体建设和使用方面明确抓手,完善综合、协调、指导、督促的工作手段。
”我们认为,这既是对近年来工作的总结,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依法治市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以及对依法治市工作本身认识不统一,动力不够足,手段不够有力等,都是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需要克服的阻力和障碍。
二、关于依法治市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二项任务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 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
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这其中强调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也就是依法治市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在上述三个方面,市委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关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投资环境。
为此,xx提出“两个率先、争先进位”。总体要求是:解放思想,争先进位,协调发展,彰显特色。
解放思想,就是要持续不断掀起思想大解放的热潮,坚定不移地以思想的领先推动发展的率先。争先进位,就是要以更大力度、更扎实的措施加速推进xx“两个率先”进程。
协调发展,就是要牢固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并将其贯穿到每一项决策部署和工作推进之中。彰显特色,就是要巩固和提升xx的优势,以崭新的城市形象、独特的城市魅力,迎接“十运”盛会,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关于适应社会全面进步。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xx提出要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区域。
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根本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按照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富民强市、依法治市、科教兴市、文化xx、绿色xx”五大战略,集中全市的力量和智慧争创全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区域。总体目标是:通过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xx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
努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市现代化形象充分展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善,社会文明程度稳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关于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政府的定位为“有限”的政府、“服务”的政府、“开放”的政府、“统一”的政府和“法制”的政府。
因此,xx提出要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坚持执政为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法定化进程,完善落实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
建立和完善公共决策机制、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强化行政监督。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推进政府部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公共管理和服务行为,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
建立和完善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适应以上新形势,就必须更加明确依法治市工作的理念、任务和要求。
总体上讲,就是要认识到在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中,依法治市工作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因为,依法治市是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前提,也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依法治市作为市委在新时期改革、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载体,必须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和保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建设。十几年来,依法治市在我市逐步深入人心。
通过持续的普法教育,塑造城市法治精神,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树立了法治观念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坚持民主科学立法,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鼓励群众依法有序参与,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扩大了群众基础。以“诚信、安全、有序”为目标的区域性法治化城市建设进展顺利。
但是,法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依法治市要推动和保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建设,就要理性地分析这项工作的差距。
在依法治市的立法、普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等各环节方面,相互衔接的整体性不强,立法与执法、司法之间,执法、司法与普法之间,执法、司法与法律监督之间的良性互动尚待形成。在依法治市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同步推进方面,立法工作相对于城市改革发展的进程仍显滞后,民主化程度和立法质量仍需加强;行政执法、司法工作适应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推动作用,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相统一还有待加强。
因此,整体推进依法治市已经成为现实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把法治作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实践,通过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合力整体推进,在努力实现法治内部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的监督等各要素及其机制有机统一,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协调一致的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既追求法治自身的内在价值,更注重体现法治在保障和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过程中综合性、整体性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依法治市迈入新境界。
三、关于进一步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的思考思考进一步开展依法治市工作,从依法治市日常办事机构的角度,可以概括起来三句话:一是认识到位,行动不越位;二是着眼现实,不迁就现实;三是工作定位,力争有所为。
(一)关于第一句话,认识到位,行动不越位。由于依法治市办是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认识问题就必须站在领导机关——市委的角度来思考。对依法治市的认识,需要明确两个方面:
1、依法治市与法治。主要是从“静态与动态”、“广义与狭义”两个关系上明确其内涵。
关于法治,也就是《宪法》确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本人认为就是依法治理国家的思想、原则和制度的总称,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如依法治国的思想,包括宪政思想、权利保护思想、法律适用平等思想等;依法治国的原则,如人民主权原则、宪法原则、行政法治原则等;依法治国的制度,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例如对应“依法行政原则”的有“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基本制度。
应该说它是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全方位的。这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理解它。
而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它,法治亦即依法治国方略的对应概念,我把它称为“依法治理”,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宪法和国家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法制实践活动,也就是把依法治国的思想、原则和制度操作起来的实践活动。如我们基层司法所指导开展的人民调解工作,就是具体落实人民调解法律制度的实践活动。
因此,从广义上来理解依法治市与法治的关系,就是动态与静态的关系。当然,还有从狭义上来理解两者的关系,就是组成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因为依法治理作为依法治国的动态实践,其整体通过区域依法治理、行业依法治理和基层依法治理三个层面来体现,整体的依法治理与每个层面的依法治理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依法治市属于区域依法治理的范畴。
2、法治与政治文明。主要是从两个“三位一体”上明确其内涵。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科学界定,表明了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位一体”的依法治国。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又是一个“三位一体”。我理解,从这两个“三位一体”来看待法治与政治,恰似一块硬币的正反面。
因此,依法治国是三个文明建设的支撑和保障,其效果要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来检验。思考问题——需要站在领导机关的角度,但做实际工作——作为领导机关的办事机构,主要是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职责,既不能当领导实行直接指挥,也不能直接代替法定机关行使工作职能。
(二)关于第二句话,着眼现实,不迁就现实。依法治市工作目标的制定和完成过程始终必须明确目标本身的本质内涵,以提高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理性认识,并加强理性指导。
按照全国“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其具体工作目标的内涵是“两个提高”:
1、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素质的提高包括公民法律知识的广泛普及、公民法律意识的广泛觉醒、公民依法办事的广泛推行和部分公民法律技能的广泛掌握。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的任务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2、社会法制化管理程度的提高。社会法制化管理程度的提高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二是管理的依据是法律,即依法规范、管理、运行;三是管理的主体是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和广大的公民,其中从中国的法制化进程来看,国家机关是主导,公民是广泛有序地参与。
按照上述要求,现实中显然差距很大,我们做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但工作目的就是要逐步改变现状,纳入法制的轨道,不能因现实状况而畏难便迁就现实不求发展。
(三)关于第三句话,工作定位,力争有所为。根据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要求,从依法治市日常办事机构的性质角度明确“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职能,我认为是否可以归纳为两点:
1、法制宣传——为民主法治鼓与呼。经过三个五年普法,公民的法律知识有了明显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这是法制宣传工作不断努力和发展的结果。
但是,以往的法制宣传工作从效果上看,仍然局限于让公民知道法律、遵守法律,注重培育公民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民主法治意识不够。因此,面对新形势,法制宣传工作不能只是注重今天宣传什么法、明天教育什么人等,似应定位为“为民主法治鼓与呼”。
即在普及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灌输民主与法治思想,让重点普法对象在持续的法律宣讲中逐步树立民主法治观念,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规范其实施的行政行为,让青少年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让企业人员遵循市场经济规则从事生产经营。
2、依法治理——为依法执政参与谋。在法治建设的实践中,依法治理日常办事机构如果在内容上专注于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以及法律监督的具体过程,往往造成现实中摆脱不了的“越权”嫌疑。
改变这一状况,在工作定位上就要明确“为依法执政参与谋”,因为我们是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就是说,依法治理日常办事机构要为党委依法执政、总揽全局,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法律方面的支撑建议;为政府行使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寻求和创造最优的法律解决渠道。
此外,在工作方法上——要从实际出发,从宏观思考。即要努力从实际出发,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不超越阶段,也不落后于时代;要从宏观上进行思考,结合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围绕大局和中心任务,统筹安排。
为此:一是对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分层定位。在市、区县、基层(乡、村)等分层基础上,就各个不同层次的实际和中心任务,确定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基本目标。
二是对依法治理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在区分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部门的特点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任务,确定各自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完成共同的依法治理任务。
三是对依法治理工作逐步分项落实。在分层定位和分类指导的同时,着眼实际和围绕大局,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治理“假冒伪劣”)、社会秩序(“严打整治斗争”)等,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职能,把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完成依法治理工作的目标。
最后,关于20xx年依法治市工作重点的思考——贯彻部、省会议精神——围绕中心、突出三个方面重点——党委依法执政方面,包括党委执政能力,以参与“长三角”城市法治论坛(沿江开发带,xx都市圈)形式,启动整体制度设计的调研;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着眼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方面,按照省即将出台的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基层依法治理示范达标工作。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