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公文写作 / 调研报告 / 做好促农增收的"加减乘除"

做好促农增收的"加减乘除"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更新 2022-01-08  |   人气 317

做好促农增收的“加减乘除”

最近,我们到 县,围绕我市农民收入的构成、制约因素和增收潜力等方面展开调研,从中获得了一些促农增收的启示。

一、我市农民收入的变化特点

从我市农民收入的整体现状看,总体水平偏低、收入差距拉大、增长幅度减缓、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矛盾仍十分明显。其变化趋势和特点是:

(一)农民收入低位运行,城乡差距扩大。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与全省平均2458元相比,相差105元;与省会南昌市相比,相差455元;仅相当于抚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的34.5%。近几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20xx年为2.77:1,20xx年为2.81:1;20xx年为2.89:1,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二)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增幅差距拉大。20xx年全市gdp总量为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gdp4478元,比上年增长11.9%;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3.5%。农民收入增幅与gdp增幅的差距已扩大到8.4个百分点。

(三)农民收入的区域特征明显,呈不均衡分布。调查显示,沿公路或城镇中心周边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要明显高于边远山区的农户。市区城郊的孝桥镇20xx年的农民人均收入,要高于临川西北部山区大岗镇610 元,高于金溪县左坊镇750元。而同一区域间的农户,由于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劳动力结构和产业投向不同,收入也有很大的差异。左坊镇农村居民中有70%左右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水平,其人均纯收入为1960元,而平均水平以上30%高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2790元,是低收入农户的1.4倍。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

(一)从农业的投入产出结构看,种养业成本偏高,使农民增收效益“缩水”。去年粮价上涨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农资价格的强势上涨。据测算20xx年11月份金溪县农资价格,尿素、碳铵、农膜涨幅分别达16%、28%、8%。今年开春以来,农资价格虽受到涨幅限制,但影响仍大。以金溪县为例,按农资投入保持去年水平、农资涨幅10%计算,今年农资上涨将使全县农民减收2890万元。即农民从粮价上涨(按早、晚稻均价75元/百斤计)增加的3328万元收益中,因农资价格上涨就冲销了86%。在养殖业方面,据对部分养鸡户调查,今年2月份抚州市场平均鸡蛋价格每斤 2.5元,平均每斤饲料价格0.8元。而据农户经验:当1斤鸡蛋的价格低于3斤饲料的价格时,养鸡业便处于无利或微利状态。这种农产品价格与价值的经常性相背离,使农户往往无所适从。

(二)从农民的群体构成看,纯农户、低收入户等“弱势群体”是增收的主要掣肘。对左坊镇的调查,全镇纯农户3500户,20xx年人均收入1876元,低于镇平均水平334元;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农村家庭有362户,这些低收入户人数总量占10.3%,而收入份额只占3.8%。而且,较长时间以来,他们的家庭人均收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主要原因是他们在人力资源、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等多方面均处于劣势,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使他们从事的劳动效益低下。如果这些农民群体收入不能加速提高,缩小与中高收入者的差距,将会继续拖整个农民增收的后腿。

(三)从生产要素利用效果看,要素投入的不平衡,影响了农民增收作用的全面发挥。土地、劳动力、资金和信息是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些要素中,对我市农民增收的贡献主要依靠的是土地及劳动力要素,而运用资金信息等其它手段获得的收入则十分不足。20xx年,我市农民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56.4%;工资性收入占29.7%,其它收入则不到14%。全省平均每户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为3115元,比上年增长8.4%;而我市只有2698元,比上年减少4%。在资金利用方面,据对大岗镇10户农户调查结果,去年得到银行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只有2户,人均贷款只有40元。年底农户人均存款仅64元,手存现金也只有270元,这对于农民要扩大再生产,拓展增收门路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在其它方面,由于我市农业产业化尚处起步阶段,组织程度不高,在利益机制上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还面临着信息共享和利益分配的磨合问题。

(四)从农村教育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据对左坊镇的调查,20xx年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高中以上的仅占11%。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多数缺少就业必需的技能、技术。表现在人均收入上,去年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上年增加了8.8%,但实际获得的人均收入却由441.7元下降到416.5元,降幅为5.8%。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制约了我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和获取收入的能力。

(五)从统筹城乡发展看,城镇化实质性进展滞缓,成为农民增收的制约“瓶颈”。20xx年,我市农民人均在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仅占人均纯收入的8.6%;全市城镇化水平为26.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从区域间差距也可见一斑。孝桥镇位于抚州市城郊,该镇10400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近1万人次每天往返市区农贸市场或在商业、服务业务工,去年人均纯收入达2960元,居全市乡镇前列。比较起来,虽然大岗是临川小城镇建设起步较早的乡镇之一,但因其水平和内在质量都还不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孝桥的八成左右。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滞后,限制了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流向、流量和流速,阻塞了我市通过减少农民、致富农民的渠道。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不强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对农民收入增长也存在较大的制约。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 县今年4月份家禽存笼仅为40万羽,较去年同期减少56%,预计全年将减少140万羽,减收280万元,农民人均减收12.2元。

三、 实现农民增收的潜力

(一)经济稳步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增速虽低于gdp增速,但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没有改变。正是在全市实施“一招三化”战略、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下,才使得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收入的稳定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大的经济环境以及区域自身的产业积累和发展氛围,必将使农民收入水平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相应得到较大提高。

(二)国家扶农政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保障。今年,中央和省委以两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随着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调低农业税税率、粮食直接补贴,以及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相关措施的逐步到位,我市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此前国家扶持“三农”、 减轻农民负担所产生政策效应的作用,各项措施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以金溪县为例,按目前减税43%和粮食直补政策计算(二晚良种按15元/亩计),今年全县通过减税增收885万元;粮食直补增收1316万元;由于扩大耕种、提高复种等措施的落实,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可增加7000万斤,增收5250万元;粮食涨价因素增收3328万元;四项累计增收10779万元,人平增收468.6元。剔除生产资料涨价减收2890万元;家禽养殖业减收280万元;因粮价上涨导致的经济作物面积减少、务工返乡人员增多,减收2710万元;合计减收5880万元,人平减收255.6元。预计今年金溪农民因政策增收人均可达213元。

(三)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增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随着近年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全市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的种养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临川区今年黄栀子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全区40%以上的农民从事黄栀子产业,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400元。金溪县去年多种经营的种植面积达39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4%,主导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今年又新发展农业企业22家,达到113家,其中20xx万元以上产值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带动3万多农民增收。

(四)区域特色经济加大了农民增收的动能。以传统种养业和加工业为基础的“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结构,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务工机会和工资性收入,而且使农民获得超额收益成为可能。如孝桥镇下李村的麻绳产业。 20xx年,该村加工麻制品销售收入达800万元,实现税收40多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150余人,人均增收400元。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领域。“打工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外主力。我市去年农村劳动力转移37.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1%,规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60%。据对 区的调查统计,今年全区劳务输出人员将达20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劳务输出收入预计达10亿元,平均每家每户以一人计,每年每人务工年纯收入在6000—8000元左右。仅此一项,全区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可达500多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非农产业化的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仍有加快转移的余地,农民增收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宽。

(六)第三产业迅猛崛起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载体。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市最活跃的经济类型。20xx年,个体私营经济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1.5%,为带动全市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当前鼓励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政策引导下,民营经济将成为农民收入加速提高的主要载体和巨大源泉。飞速发展的物流业,已吸纳我市10万农民参与,建立了覆盖30多个省市的4000多个网点,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20xx年全市物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为地方财政增收3000万元,不仅为直接参与的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打破了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全市农产品外销畅通了渠道,使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思考

农业的弱质性、依赖性和滞缓性表明,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断推进和完善。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和领域,又要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好经济薄弱地区、纯农户和低收入户增收;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能尽快见效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在具体实施中,要围绕破解农民增收中的制约难题,做好促农增收中的“加减乘除”。

——“加”,就是加重第一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份额,多方面挖掘潜力,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中引农增收。

1、扩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提高种粮比较效益中增收。重点抓好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普及,积极扩大中稻、再生稻和高档优质晚稻的种植面积。突出抓好大米的精深加工,尽快占据粮食产业中最具附加值的环节。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加快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组改造步伐,“全面改、规范改、彻底改”,转变目前粮食加工企业 “小而散”的状况,并靠大联强,吸收社会资本,组建粮食深加工规模龙头企业,依托粮食主产区优势,切实提高农民的种粮收入。

2、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从结构调整和优化中增收。对优势产品布局,打破县区区域界限,按照资源条件、生产规模、市场区位、环境质量、产业化基础等进行科学规划。着力抓好已经形成的南丰蜜桔、广昌白莲、金溪蚕桑、黄栀子等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把优势品牌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源。

3、采取攻特色竞争策略,从挖掘特色经济潜力中增收。一是发展传统特色经济。依托传统手工业、加工业和种养业优势,通过能人的带动作用和农户的主体作用,聚集发展动力;二是着眼生态环境经济。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进而推动生态旅游、生态度假等产业发展;三是挖掘“土”字特色,发展庭院经济。把具有地方乡土气息的“土”鲜品、“土”制品开发、推广出去。

4、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从家庭经营和多业并举中增收。通过“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协会+经济人+农户”的运作模式,把分散经营、规模不大的小农户通过利益机制联结起来;此外,可以采用“合同+保护价格+利润返回部分”等形式,使农民不但能得到农产品原料的收益,还能得到加工销售环节返回的一部分利润,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双赢”。

——“减”,就是通过农村“人口梯度转移”和“城镇化”建设,减少农业人口,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带农增收。

1、加快城镇化实质性进程,放大促进农民增收效应。根据乡镇的市场、资源特点,合理布局,有步骤地培育城镇集聚人口以及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功能优势,承载辐射和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转向

二、三产业,把小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中心,建成个体私营经济投资兴业窗口和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金融、服务中心,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2、规范城乡劳动力市场及各种劳动服务中介机构。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把劳务输出当作产业来抓、项目来做、实事来办,在中介服务、就业跟踪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打造抚州劳务输出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

3、引导推广新型的劳务派遣就业机制。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组建专业劳务公司,与派遣员工建立劳动关系。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就业人员和企业的需求,使劳动者、用工单位、劳务企业在这种就业方式中实现“三赢”,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灵活就业途径

4、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与培训。大力培养和表彰打工成才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他们在促进城乡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农民工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认同感;强化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克服素质差、技能缺、信息少的困难;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切实保障农民工在生活居住、劳动就业、报酬收入、教育培训、子女就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

——“乘”,就是发挥“科教兴农”的乘数效应,提高“三农”科技含量,在激活农业各种资源中促农增收。

1、致力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实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兴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评价体系建设,开展农业投入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从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中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2、推进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动力和支撑。把实施"良种工程"、"跨越计划"、"星火计划"与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加速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繁育和推广应用,大力开发优质高效技术、农业减耗减本增效技术,研发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特色明显的农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同时,立足对现有加工能力的改造,大力发展优势产品的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开发,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

3、发展各种农产品中介组织和三产服务业。引导农村各类专业协会开展跨区域的联合,不断壮大实力,增强其服务功能和带动力,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培育农民自发兴办的各类流通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产品促销组织等,将农民培育成农产品市场的主体。抚州物流业是一支新兴的产业队伍,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引导,使其不断壮大。

4、大力兴办农村教育,变农村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积极抓好义务教育,让农村孩子不失学;尽量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使所有农民子女都能得到较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着力实施“教育富民工程”。

——“除”,就是革除制约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体制弊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提高服务“三农”的效率中助农增收。

1、进一步规范各项“涉农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格推行农民负担预决算、监督卡和专项审计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正确消费,减轻农民的社会负担;继续加强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强化监督,提高透明度,切实把农民的利益维护好、保护好。

2、做好以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增强农民增收后劲;建立绿色通道,取缔各类关卡,创造良好的农产品流通环境,确保农产品运销一路绿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尽快完善全市农业信息网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

3、拆除城乡壁垒,加快农村“准市民”向市民转变。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解决目前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统一城乡就业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开方便之门。

4、推进农村土地和金融改革创新。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保证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收益权;按照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通过增加小额贷款,补助补贴等形式,扶持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5、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适当调整积累与消费比例,完善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抓紧在农村进行社会保障、社会统筹及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践,尽快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与做好促农增收的"加减乘除"相关范文:
工会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居住物业装修网格化管理的调研报告 温州市投资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路 第二学期社区义务家教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调研 正视现状&科学调控&实现我区水利资源的可 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铜仁地区竹鼠养殖的调研情况汇报 XX镇工作设想

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做好促农增收的"加减乘除".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