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范文 / 科学发展观总结 / 教育局党组书记在党课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

教育局党组书记在党课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更新 2022-12-30  |   人气 641

县委决定,从今年3月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党员中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教育局党委专门进行了安排,召开了动员大会,发了文件,活动整体进展不错。根据县里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一堂科学发展观主题党课。说是讲课,实际上也是我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提高的一个过程。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做简要讲解。

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既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依据,又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适应中国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20xx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国“非典”疫情之后视察广东,提出了实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个思想,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初说法。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文件正式表述,科学发展观由此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战略设想,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上。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命题,都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做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功能、价值、定位

1.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强国富民都无从谈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首先要发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表明,经济落后就会被动挨打,受制于人。如果我们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

3.遵循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只追求gdp的发展。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调整时期。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目标;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抓住发展机遇。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贫困人口还有相当的数量,一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有效需求不足,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关系群众生活质量的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滞后等等,都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在国际竞争中,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所以,必须抓住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国内加快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

1.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核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丰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2.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含义。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回答了发展“归谁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3.把握以人为本的实践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平衡的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2.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各个环节的发展要有机衔接,各个阶段各个步骤的发展要良性运行。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3.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就是要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各个因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尤其要处理好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问题,既保持速度,又保持稳定,既抓住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离开了协调有序、兼顾各方,就是畸形的、片面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停顿和倒退。

三、着力打造六大工程,争创人民满意教育。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两不误,两促进,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谋划,着力打造六大民心工程,扎实推进我县教育科学发展,争创人民满意教育。

二是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质量是生命,县教育局在工作中始终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目前已对全县中小学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调研;组织了全县中小学毕业班参加全市统一质量检测,并进行了质量分析;召开了由全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参加的中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研讨会、提升会和分析会;分期分批分学科分别召开了全县初中毕业班7个学科会议,分析了各学科的质量、存在的不足,探讨进一步加强的对策,并研讨了20xx年中考命题思路与方向;组织县城小学优秀教师到冰潭、齐云山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出台了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了第15届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征文比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比赛、庆祝建国60周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布置了下周在海阳二小举办的全县小学新课程改革对外开放周教研活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来自对教育教学的不断研究,教学研究的成果必然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发展的。自启动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了赴中小学听课调研、电教观摩等系列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总结经验,形成教研论文,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承担者,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培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各类业务竞赛活动,激励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增加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开展教学评估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举办了全县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专项训练——“美文诵读大赛”,已推选了20多名小学教师到合肥参加为期2天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培训。在全县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评选“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活动”。制定出台了《**县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处理办法》《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的意见》。推进义务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积极落实绩效工资制度。为更好地建好教师队伍,县教育局配合县人大开展了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活动,在调研活动中,了解教师心声,倾听学校对教师配备的需求,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与此同时,围绕“铸师魂、修师德、强师能”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召开各类学科会议、教育教学研讨座谈会、优质课评比观摩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养。正在进行的“为**教育发展献一计金点子”征集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教育工作改革积极性。

四是贫困学生救助工程。落实好“新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不断将资助链条向家庭贫困学生延伸,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县教育局开展了以“春风行动”为载体的中职生生活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高中贫困生补助等工作,目前,已争取和筹措了23500元资金,对47名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分别给予每人500元的资助,其它各项补助摸底工作基本结束,各类补助对象可望在近期得到实惠。

五是教育行风建设工程。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收费行为,按规定做好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工作,做好阳光招生、阳光采购和阳光校务(政务)工作,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种名目的教育“三乱”(乱收费、乱办班、乱征订)现象,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生“三限”政策,加强学前教育收费管理,严厉查处乱收费案件。

与教育局党组书记在党课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相关范文:
法治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学校民主生活会汇报材料 关于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 教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医院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分析检查总结 法院工作者在科学发展观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有感 中学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总结 国土执法监察队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教育局党组书记在党课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