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方面表明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我们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当前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问题剖析
(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不健全,影响公信度。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或部门,干部选任初始提名缺乏民主性、公开性,加之干部退出机制和纠错机制不健全,导致出口不畅通、能上不能下、纠错不及时、拨乱不到位,从而降低公信度。
(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宣传不到位,影响公信度。由于在各种媒体上及各个部门中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宣传范围比较窄、深度比较浅,致使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对党的选人用人制度、程序、规定和方法的知晓度、知情度不高,以至于影响公信度。
(三)个别领导者选人用人情感上存在误区。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推行所谓的个人工作思路或为了个人利益而不能公正严明的对待应正常办理的事务。在事实上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公权”当成自己的“私权”,千方百计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小圈子”,造成领导个人决策力和客观办事的能力下降,而且这些“潜规则”的客观存在,使干部选任公信度大受影响。
(四)选人用人没有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导向是一种价值导向、示范导向。如何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能选准人,更重要的是选拔的过程、结果、机制直接影响面广量大的普通干部。要实实在在地选用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让那些真正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人脱颖而出,营造出比能力、比德才、比贡献,优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对策措施
一要抓住“三个关键”,加大干部选任宏观指导力度。确立关键的用人理念和标准。要牢固树立公道正派、以民为本、民主开放、竞争择优的用人理念,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把握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的用人导向。选准配强关键人物。在党管干部的大原则下,党委(党组)书记有较多的选人用人话语权,书记作为“一把手”掌握着选任干部的“生杀大权”,在现行体制下,试图通过一些制度来规范和限制“一把手”是很有限的。因此,选好书记非常重要,十分关键。抓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在体制的完善上,要把委任制、选任制、考任制、聘任制有机结合起来,把全民制(海选)、代议制、协商制有机结合起来,吸收社会各个方面有序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将原来封闭式、神秘式的选拔模式转为开放式、透明化的“阳光模式”。
二要突出“三改”,加大选任干部的民主决策力度。改变初始提名方式。明确各级各类干部的提名主体、规范初始提名程序,严格初始提名责任,建立干部提名在一定范围公开和接受监督制度。改革干部考察方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拓宽考察范围,全面了解干部的成长。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扩大知情人参加比例,实行集中布置、分散填票、定点回收,确保参加的干部群众都能够独立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提高投票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改善决策体系和机制。有序开放各级党委常委会、全委会,将列席人事任免会议的人员范围适当扩大,推行重要职位差额提名、差额酝酿、差额考察、差额票决(选举)产生,让关注干部选任的群众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党委讨论任用干部的公正、民主、严肃,靠群众来宣传制度、程序和方法,靠群众来教育、引导群众,从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三要把握“三度”,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把握好监督的跨度。切实开展选前、选中、选后的监督,不让好干部被“制度性腐败”所“绑架”。在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同时,探索建立实绩评价、实绩公示制度。把握好监督的尺度。在监督对象上,既要监督一般干部,又要监督主要领导。同时,注重在监督中培养发现优秀领导干部,及时提拔任用。把握好监督的力度。以开展党政正职公开民主测评为抓手,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公开民主测评,公布履职情况,当场剖析问题,当场作出整改承诺。对测评效果不好的干部要进行提醒谈话,对满意度明显偏低的干部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只要监督到位,敢于动真碰硬,选拔任用公信度必定提高。
四要着力“三破”,加大干部竞争性选拔力度。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国全省开展公选;打破重要岗位的限制,舍得拿出让人“眼红”的岗位;打破“高门槛”的限制,只要符合职位基本资格条件,都可以报名参选。要着眼于更好地鉴别“能考”与“能干”,探索通过群众公开推荐,提名确定参考人员,然后再通过笔试、面试、竞职演讲和考察环节来确认实际能力,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