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国庆20xx年征文
一名教师的作业
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新学期给学生讲述的第一课第一节是《感受共和国的巨变》,内容主要是通过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百姓生活大变迁和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事实,来感受祖国新变化,体验百姓生活大变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给学生布置了一篇课外作业:通过搜集资料或采访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写一篇反映改革开放以来自己家或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文章或者出一份手抄报。学生们热情很高,一周后作业都交了,其中的佳作真不少!在给学生们展评的时候,忽然有个学生问:“老师,这作业您完成了吗?”一下,我被问住了。是啊,光顾要求学生了,结果自己却忘了做。难道老师就不能带头完成作业吗?其实,自己今年36岁的年龄,不正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的吗?我决定一定补上这次作业。
我出生于20xx年的秋天。我的童年是在生产队的哨子声中度过的。那时村里的孩子多,村里幼儿园老师的任务主要是看孩子。记忆中,课堂上学了什么已经全没有了,而“老鹰抓小鸡”、“打纸包”、“挤狗油”、下河、攀树等游戏带来的快乐却依然在心头。虽然物质条件艰苦:没有固定的教室,在村里“打游击”;所谓教室,一段时间里竟然是“白天羊出来我们这些孩子们进去,晚上我们出来,羊再进去”;记得有一段时间男女生共用一个厕所。没有钟表,上下课全凭老师自己说了算。课本就更甭说了,全在老师的嘴里。虽然课本从没见过,但在老师的爱心呵护下,我们的劳动技能、身体素质却是蛮好的,也许那时的课堂就是我们身边的生活。
20xx年我进入一年级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之所以感到光荣是因为这是经过数对了老师的几个手指头和几支粉笔“考进来”的。要知道同龄人中有的还因为没数对要等到明年才能上学呢。毕竟那时家家户户的孩子多嘛。不过我终于有了固定的教室!有了崭新的课本了!一二年级时的课桌是两摞砖上架一块水泥板,两个人共用,座位要自己从家带。到了麦假时还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帮生产队里捡麦子。变化最大是在三年级时,记得那时家里分了地,放学后要帮父母忙自家地里的活。不只是家里要帮忙,学校里也在大搞“建设”:要在老师的示范下把窗户上第一次安装玻璃,尽管划破了手,却也高兴;师生一齐动手从村边用小车推土来整修操场,即使一连累几天也不觉辛苦。最大的乐趣是没这样那样的上级达标检查,没有那些繁多的作业,课间和放学后可以尽情的玩。虽然那时学生犯了错会受到老师的责罚甚至责打,但从没记恨过任何一个老师:因为老师们都是真心为了我们好。最有意义的事是每年的三月份,不但外出植树,还几人组成学雷锋小组定期给村里的军烈属和无保户义务劳动。学校经常请老红军给师生上革命传统教育课。记得那时有个活动印象最深,叫做“五讲四美三热爱”,就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纪律、讲道德。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最爱唱的歌是《让我们荡起双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童年》等歌曲。最光荣的一次是五年级第一学期我获得学校的“三好学生”,不但上台领奖(一个文具盒),而且在村里人的注视中被批上红花敲锣打鼓送到家。
别了难忘的小学生活,踏入初中的母校——周村区南营联中。砖房教室里已经有了日光灯,课桌已经是长条木桌,虽然旧了些,但还结实。尽管每逢麦假还要回家帮忙抢收小麦;在学校里要经常参加劳动,比如每年入冬前要去掏生土和煤生炉子取暖;作为优等生享受住校的待遇也无非是挤在一间小房子里凑合睡;学校的食堂无非就是烧开水,把学生从家带来的干粮热热而已。但是,毕竟这时的我已经迷上了知识的乐趣,骄傲于能力的提高。经常停电的锻炼使我们养成了点灯点蜡烛也要学习的习惯;老师和我们的平等使我们为了问明白一个问题不怕到老师宿舍里“迫使”他们放下嘴边的馒头;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使我们至今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尽管学校那时仍贫穷,但我们却很富有!那时一流的学生考上中专成为了市民户口,在令人羡慕的赞扬中“飞黄腾达”了,我们这些二流的学生只能接受去淄博六中、周村六中这样的高中学校的命运。仍然记得毕业前的最后一课,班主任白淑琴老师与我们洒泪惜别的情景。
经过周村六中、周村二中和淄博师专的学习,20xx年7月,我回到了昔日的母校,南营中学任政治课教师。这时的母校虽然还保留了一些旧教室平房作为教师的宿舍,但我们的舞台却已经转到了教学楼的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学生们再也不用冬天生炉子挨烟熏了。学校因为一次充实了好几个大学生而实力大增,一些课程专业课教师逐渐取代了民办教师。几年下来,随着师范专业毕业生的陆续分配,学校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逐渐退出了课堂,退出了历史舞台。记得第一次感叹是给一个年级4 个班的二百多名学生印试卷,用铁笔手工刻蜡纸制版费了半天功夫,用手动的滚子印刷,费了两个人的半天,效果还不清楚。记得第一次 尴尬是20xx年时讲公开课,用学校刚买的投影仪讲“学科学用科学”,上课5分钟了自己竟然打不开那投影仪。第一次莫名奇妙是不知道上网是怎么回事?需要多少个烦琐的步骤?于是,每年暑期的课程或教学业务培训,每一次的外出学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成了我学习成长的阶梯。渐渐的课堂上的我不仅能板书口授,也学会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音像并茂”地来“助阵”;课堂内的我一到操场上,“地位”一下由教师变成了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哥们;各级教研活动中以前只能做旁观者的我,渐渐地也成了“主角”。那些用来学习借鉴的教育报刊杂志,上面也渐渐有了我的作品。最令人自豪的是,每年春节,总有一批批的学生来看我,虽历经20xx年而不断。
20xx年,随着崭新的教学楼落成,原先的北郊镇三处中学合校,成为一所有着1000余名学生,百余名教师的新中学——周村区北郊中学。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有着崭新的校舍、崭新的学生公寓和餐厅,学生可以寄宿制。学校大力实行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管理,使得合校后的师生们同心聚力,迎来了我们学校历史上成绩最好的时期。同时,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结交了更多的好同事,培养了更多的好学生。20xx年正是我初中毕业20xx年整,暑期中,昔日的初中同班同学,当地小有名气的尚老板来找我这个老朋友。原来他与一些企业家们要与学校组织一场颇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我们学校积极帮助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使这次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在活动中都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精彩。为此,《某报》还做了详细的报道!
这学年新学期,我发现学校新来的教师中,竟然有一位是我昔日的第一批学生!不觉中我已经在这所农村学校的讲台上耕耘了20xx年了!她告诉我,还有3个同学,我的学生,已经大学本科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了。昔日的学生已然成了我的同行、同事。可是,与她们的交流中我明显感到了有一种压力和紧迫感。是什么呢?与90后的学生进行深入地思想沟通,我有差距;熟练地运动现代化教具充实课堂促进教学,我也有差距。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如果不继续努力进步,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恐怕不久的将来,真会出现自己不能完成的“作业”了!不过,不管时代怎么进步,物质环境怎么变化,对学生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是我由学生到教师经历中感悟到的不变的师魂,是促使我们教师不断进取的永恒动力!“与学生共同成长”,这可以作为我一生的作业!
我想,这样的经历和感悟,作为我的作业,能得到您什么样的评价呢?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