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祖国60华诞征文:以故乡变迁为礼
(一)
童年时,屋门前有一口宽阔的池塘。
池塘边弱柳垂丝,碧绿天成。微风拂过,细柳摇曳,柳枝轻柔地拨弄起水面,层层涟漪便渐渐地扩散开去。清凉的水塘里,鲢鱼、鲫鱼欢快地搅动荷叶,肥肥的鸭子在一角懒懒地玩水嬉戏。
池塘是我们暑期的天堂。顶着当头的烈日,小伙伴们一个个光着屁股一猛子扎入水下,忘情地玩耍着那透心凉的清水。裤子被零落地藏在草丛中,以免被“凶恶”的家长们发现后嗔斥怒责。
儿时的我们,总貌似老道地感叹光阴似箭。一眨眼的功夫间,太阳就落进村西头的那座大山后了。山下的村庄上空,一户户土砖房的屋顶开始冒出袅袅炊烟,随风四散。
那池荡漾的清水,给了孩提时的我们以莫大的诱惑与无尽的童趣。
(二)
中学时,老屋门前,有一口池塘。
池塘岸边,荒草杂生,土块斑驳。水面上,总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安详地端坐,满塘的水草疯长,成了鸟儿们栖息哺育的家园。
麻石跳板边仍残留着巴掌大的一块水面,在草丛簇拥的世界里费力地挤露出乌黑的脸庞。它在向路人顽强宣示,宣示着池塘曾有的本色。
池塘会时常飘散出阵阵腐臭。这些年村里头喂鸡养猪的多了,养殖户们百般呵护千般防控之下,病鸡死猪仍如离离原上草般“野火烧不尽”。废弃的被野草掩盖的池塘,成为养殖户们心目中病死禽畜天然的“水葬场”。
池塘不再是我们的天堂。它是自然的所有,四季轮回中,由它自生自灭。
我们也开始了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的生涯。村里的大学生近些年慢慢多了起来,乡邻们不再觉得自己看见了“新大陆”。
(三)
大学时,荒坡下有一口池塘。
池塘边,老屋在风雨中走过了它的生命历程,地基上野草肆意地滥长,一群麻雀在草丛间蹦蹦跳跳。屋前的小路上走的人少了,自然也就没了路。门前高大的柚子树在岁月的洗礼中却枝繁叶茂,只是树下,已密布着荆棘和车前草。
池塘——我们假期回家时,依然这么称呼它,小一点的孩童们,却已然忘怀了野草下面曾有的那汪清水。站在池塘岸边,满目是杂草的盎然生机,山旮旯里几块芝麻大的农田,竟然趁火打劫,与池塘此消彼长,它们的田埂早已“扎根”在池塘的原有界限内。“池塘”似已不再名副其实,望着它日夜轮回间慢慢沧桑的躯体和那老去的容颜,或许几年后,它会与老屋一样,堙没在岁月的黄尘里。
远处,栋栋白色的小洋楼点缀在乡间。乡亲们的日子渐渐富裕,好些人家已经去镇上买房了,在乡下建房的一些人家则别出心裁、写意生活,用机器在院子里挖出一口口玲珑的池子,抽入冰凉的地下水,用心地美化着自家的院落。
(四)
工作了。我们都踏上了新的生活旅途,老屋的地基上,新的变化也悄然演绎。
柚子树下,一排蓝白相间的新房子拔地而起,明亮的玻璃窗在阳光照耀下白光闪耀,一圈栅栏环绕庭院,几片竹林布置在栅栏里,风来时翩翩起舞,竹叶沙沙作响。新房前的“草滩”被人重新发现,一番精心的装扮后,宛如灰姑娘遇见王子般脱胎换骨,又似江南水乡的清秀姑娘般,婀娜风韵地走出闺阁,重新展露了天生丽质的小家碧玉本色。
新生的池塘边,水泥修砌着堤岸,卵石点缀着小道。梧桐树、柳树、兰花、栀子花……芬芳斗艳,绿意婆娑。依偎于水中长廊的护栏上,清凉的水气丝丝缕缕四面袭来,放眼望去,八方尽是白镜般的水面。岸边,三五个垂钓者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树下,尽情享受着假日农家休闲的野趣。几辆黑色的小车,掩映在远处的花丛中。
池塘,你竟是如此的生生不息!在田园牧歌的甘甜乡声中,你聆听了故土日新月异的铿锵步伐。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