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老干工作人员写作能力调研分析
面对老干部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把握其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地去思考、归纳、总结,工作人员如何适应老干部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已成为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力是一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写作能力,是做好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坚实基础,应引起高度重视,加以分析思考。
在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研究老干部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老干部工作迈上新台阶。”这其中的关键是对过去的工作加以归纳、总结,研究和探讨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提出新的命题,注入新的元素,作为老干工作人员要尽快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一、现实存在的问题
当前,老干工作人员在写作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颇,工作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一)认为“写”是秘书的事,与己无关。一部分同志认为,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是文秘,写材料“爬格子”是秘书的事,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不愿意动笔,将“写”置于工作之外。
(二)强调“干”,而忽略“写”。有些同志以为,干好本职工作就行,“写”则无关紧要,认为“写”不是“干”,将“干”与“写”对立起来。至使一些人工作干了,嘴里说了,却不想落到笔头上,使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突出成效得不到及时的总结、提炼,工作上的特点、亮点得不到应有的挖掘和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三)“写”的质与量不相称。有的人稿子写了,但内容缺乏深度,机关的年轻干部起点高、思维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使得他们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有待深化,写出的文章缺乏内涵。过去,我办全年编制的《工作简报》平均每月还不到一期,也仅有一到二人写稿。近几年,我办每月编制的《工作简报》、《工作动态》就达
7、8期,全办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写,往往一事多人写稿,稿子的数量上去了,可水平参差不齐。
二、提高写作能力的紧迫性
写作能力是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其紧迫性在于:
一是老干部事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社会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与20多年前相比,如今的老干部工作,其内容、形式、手段都发生了转变,尤其是老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老干部在思想、心理、身体、需求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变化。针对出现的这些新特点、新问题,老干部门应注重开展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新途径、新渠道,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成为老干部事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剂”。
二是履行工作职能的必然要求。公文写作在各单位、部门的实际工作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老干部管理部门,须制定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等有关政策法规;作为执行部门,要拟定本单位落实的意见办法;单位召开工作会议,开展经验交流,会前要拟定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收集整理和提炼归纳典型事迹等,这些都离不开文字写作。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就不可能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三是提高综合素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必备条件。一个称职的工作人员,除了业务能力外,还必须具有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现代化办公能力。其中写作能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也是实现其它能力的基础。“写”本身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义,工作的感性是粗浅的,只有理性才是科学的、真实的,“写”是理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写”是“干”的更高表现形式和延伸。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能写”,否则,就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结果最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三、提高写作能力的对策及途径
提高写作能力,应该在建立培养引导和激励长效机制、激发写作兴趣等方面多下功夫。
一是举办培训班,练就基本功,培养写作兴致。公文写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规范性。提高写作能力,可以逐步开办培训班、举办讲座等有效形式,把公文写作知识演化为写作能力,使大家尽快掌握写作技能,从而迅速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大家多动脑、多动手、多动笔的习惯,苦练基本功,学会用理性思维来指导工作实践,达到“写以致用”的目的。近年来,我办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先后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有针对性的举办了近10次以“怎样写简报、怎样写论文”等主要内容的写作知识培训,讲授公文写作案例分析,努力提高调研报告、工作总结、信息报道等文字材料的写作水平,启发大家工作既要做,还要善于留下痕迹,给别人以启迪,给外界一点影响,鼓励大家都来写,并提供刊发渠道,形成人人写稿,促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形成“要我写”为“我要写”的氛围。提高写作能力,也应从制度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上来 加以督促管理,将写作能力的相关内容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现实中,很多同志在阅读报刊时,看到刊登的老干部工作新闻、信息,往往会说:这样的事我们同样做过,可能比他们做得还要早、还要好。但为什么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有些工作不是“看不到”,而是“想不到”,缺乏写作的源动力,对工作仅限于一般性理解,把写视为一种压力包袱,依赖于“要我写”。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处理好“干”与“写”的关系,“干”是基础也是落脚点,“写”也是“干”,是“干”的提升,它们相互联系、互为依托,不可替代又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我写”反映的是一种被动式的干,“我要写”则体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态度、目的和本领。工作做了,仅仅只是一部分,还必须善于观察,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它写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三年来,我办以“我要写”为突破口,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实行绩效考核,将课题调研、征文竞赛、简报信息等文字工作纳入“必达目标”、“争取目标”条款进行量化考核,成为个人评先、评优、晋升职务的重要考核依据,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现在,机关工作人员争着写、抢着投稿,一个会议或活动刚结束,就会出现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同时写稿,形成自我加压,工作中比、学、赶、超的局面。
三是设立奖励制度,让工作人员感受快乐、尝到甜头。以文字刊发量、公文规范化为标准,对文章选登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的同志进行奖励,进而激励大家,写了就会有收获,让大家知晓,文章发表了,不仅是你工作成果,还要受到单位奖励。很多好素材、好新闻,如果你不去写,就会被错过,如果被你发现,写了并刊登了,让自己的作品被别人欣赏,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呢?认识到位了,你才会在工作中迸发出热情,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有写作的冲动与激情,并把它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写出来,让大家同你一起分享。仅这三年,由我办挖掘宣传的老红军唐厚美、张允一两位“红色经典”、“城市名片”,被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报道采用。由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打造一支老干部工作队伍精兵》、《紧扣时代要求创新老干工作》、《推行目标责任制和干部绩效考核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激情在这里燃烧》等70多篇文章先后刊登在“人民网”、《中国老年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国家及省市十几种报刊杂志上,受到省市老干部局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得到省内外同行们的认可。不管是对外宣传报道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外界对我办关注的密集程度,都是建办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
四是工作人员自身要勤学苦练,激发内动力。哲学上强调,内在因素才是决定因素。提高写作能力,人是关键因素,必须由内及外。首先要树立自信心。很多人不敢或不愿拿起笔写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缺乏信心。写作是一种相当复杂而艰苦的脑力活,需要长期的磨练,开始自己便觉得写不好的人,是无法写好文章的。其次,需要克服急躁情绪。一些同志遇到写调研报告、论文及事迹材料时,常常不知如何下笔,心情烦躁,这是基础不牢、功底不厚的体现。工作中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由小到大,由粗到精,注重“小”文章的写作,以“小”见“大”,才能逐步掌握写作要领。再次,必须讲求方法。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写文章也是如此。细看:细心观察,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善于捕捉,将其转化为素材。例如,同样是一次“七一”表彰会,今年与以往有哪些不同,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抓住特色、亮点来写。精听:洗耳恭听,将身边的言谈精选过滤,提炼出有价值的参考。如参加各种会议,向领导汇报、与同事交流沟通都会有所得。常记:博览众长,在阅读文件、报刊杂志等文字材料时,将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引用。勤编:以勤补拙,将重要或好的文章以及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资料分门别类的编辑起来,以备参考调用。善思:勤奋思考,凡事都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找准切入点,确定写作的思路与角度。
写作是一种技能,提高写作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苦练,需要积累,需要充满写作激情和欲望,唯有持之以恒,才会获得成功。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