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环境治理的调研分析
我国有将近10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城市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纵观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可以说现状已经非常危急,必须采取断然措施进行彻底治理。我国广大农村环境整体可以概括为:局部好转不多见,环境整体持续恶化,前景令人十分担忧!从污染源角度来看,农村面源污染普遍没有有效治理,点源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和城市等污染源相互叠加加剧了农村环境危急的形势。20xx年《中国环境公报》对此有客观的评价: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新老污染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恶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农村环境危急,主要表现在:
(1) 养殖业废弃物成为农村环境恶化重要污染源
现在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污染重要的污染源。在传统的养殖业中,一家一户作为养殖的主体,牲畜的粪便尿液等用来积肥,直接回田,既增加了土壤的肥力,牲畜的废弃物也得到了有效处理,可以说是典型的初级循环农业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养殖业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养殖业逐步集中,农民也很少使用农家肥,养殖污染物日益突出。养殖厂臭气袭人,污水横流,污染了河流,导致环境的恶化。据估计,目前全国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25亿吨,,基本未经有效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之中。据初步估计,一头猪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10个人的污物排放量,而一头牛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5个人的污物排放量, 一只鸡、鸭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养殖业成为农村重要的环境污染源。
(2) 种植业成为污染水体的重要源
种植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污染来源之一。特别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促进种植业效益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新的威胁。由于劳动强度和劳动力的影响,农用肥很少施用,为了追求高产和高效益,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形成面源污染和土地污染。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50%,这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形成环境污染,对土壤、水、生物、大气及人体健康产生污染危害。农业生产中使用塑料薄膜也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我国农药生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2位,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余下的直接进入土壤和空气,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3) 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据估计,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而任意排放。建设部20xx年对9省74个村的105项调查显示,40%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60%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设施。这些污水让农村环境变得“脏乱差”,在雨季,他们以径流的方式进入水体,成为水体的重要污染源。
(4) 农村安全用水的保障程度较低
目前, 约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 其中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6300多万人饮用高含氟水, 有关部门曾对京、津、唐地区69个乡镇地下水和饮用水取样,分析表明,硝酸盐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的占一半以上。农村安全用水,关系到身体健康,也与他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5)农村成为城市的垃圾场
多年来,城镇产生的大量垃圾,都运往农村进行填埋处理,农村成为城市的垃圾场,特别是许多城市的郊区,被垃圾场所包围,垃圾到处乱飞,产生的垃圾液对水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未经有效处理的污水,由于水资源短缺,成为灌溉的水源,不仅污染了土地,也不同程度地对食物安全带来隐患。
面对如此严峻的农村环境,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进行保护。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xx年环保总局等8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20xx和20xx年农村环境主要目标:
到20xx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摸清全国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均提高10%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到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事求是地说,实现这样的目标任重道远。笔者认为,农村环境保护目前应该特别关注的方面包括:
(1)环境保护重点逐步转移,由城市为重点转化为城市与农村并重,进而转化为以农村为重点
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一直是以城市为中心展开的,农村环境保护相当薄弱,甚至个别地区出现了空白。随着城市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以城市点源治理为中心的环境治理模式相对弱化,面源治理必须尽快提上日程。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环境污染特别是水环境污染,面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甚至个别流域达到80%左右。可以说,即便城市的环境完全得到治理,水环境的改善也不会那么理想。城市环境保护不能放松,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首先将农村环境治理与城市环境保护并重,在个别地区以农村为重点,最终将以城市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环境治理模式逐步向农村转移,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环境治理战略,促进城乡环境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环境协调发展。
(2)将农村环保设施作为重要的公共设施加以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
由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有限,环境保护设施极端薄弱,甚至个别地区为零。为了农村环境保护迅速推进,必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将农村环保措施作为重要的公共设施加以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为此,国家应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在国家预算中,特别重视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编制,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与农村环境保护相适应。
(3)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体系
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体系与城市环境保护体系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从保护的区域来看,农村地域广阔、类型多样,涉及的领域极其宽泛,农村环境保护不能只局限于农村本身,需要更广泛的技术来支撑。如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5%左右,为了提高农产品的数量,生产者常常投入更多的化肥。一些学者建议减少化肥的投入量,但化肥投入量的减少可能引发减产,如何寻找可替代的技术,既能减少化肥的投入同时不导致产量的减少,是目前还没有攻克的难题。现在农民们的居住状况比较分散,不可能像城市那样建立大量的污水处理厂来处理生活污水,需要简易、高效、运行成本低(甚至无运行成本)的处理技术。养殖业粪尿的处理同样也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撑。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环境保护技术迫在眉睫。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