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调查报告 / 农业社会的调查报告参考模板

农业社会的调查报告参考模板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更新 2022-08-04  |   人气 225

篇一: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作为乡一把手,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广大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严格按照市、县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各村进行多次调研走访,就我乡发展旱作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总结如下:

  一、**乡现状

**乡属**县西北部丘陵区,位于**山下,**北畔,距县城55公里。东与**县相邻,南与**镇、**乡接壤,西与**县相依,北与**乡交界。全乡辖18 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5192户、14312人,其中劳动力9469人,年均输出劳务近6000人次。总土地面积307050亩(204.8平方公里),土质以沙质栗钙土为主,其中耕地面积61258亩,水浇地面积1600亩,林地面积86281亩,草场面积44229亩,全乡退耕还林面积共34057亩,其中草带面积17028亩。 **乡属坝上小气候乡镇,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适宜土豆、莜麦、胡麻、小麦、甜菜、青玉米等农作物种植。该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十年九旱,种植业收入微薄。全乡农村经济收入以牛羊育肥和劳务输出为主。上年度,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自然条件差。一是地处偏远,二是立地条件差,三是资源稀少,四是劳动力缺乏。 地处偏远。**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距县城55公里,处于**,尚义,康保三县最贫困区域,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立地条件差。土地瘠薄,降雨稀少,地上水、地下水匮乏,草场“三化”严重。可以说发展高效种植业缺水,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缺草;资源稀少。地上树少、草少、石头多;地下水少、矿产少,目前除发现有硅藻土矿以外,还没有发现探明有其它矿藏;劳动力缺乏。全乡14000多人,外出8000多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劳动力缺乏,特别是高素质的劳动力更少。在家的主要依靠传统粗放低水平种养方式维持生活,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

经济发展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乡村干部群众多年来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与其它乡镇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我们现在仍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占到80%以上,而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比重只占20%左右,特别是立乡项目、生产性项目、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数量少、规模小。这是我们最大的差距,也是我们乡穷、村穷、人穷的根源。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仍旧是靠天吃饭。农村行路难、看病难、饮水难、甚至看电视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三是农业增长方式落后。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以分散农户为单位的传统粗放低水平的生产经营方式,投入少、科技含量低、产出少,效益差。规模经营少,产业化水平低。

思想不够解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工作存在不少差距,确实是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有客观的因素,但主观上和我们的思想解放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我们一些干部群众至少有两种陈旧的思想观念。一是悲观消极,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自然条件差,要人没人,要水没(!)水,要资源没资源,能干什么,能发展什么,就这样啦!缺乏工作动力,满足日常应付,加快发展的斗志丧失了,干劲不足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下降了,悲观消极,得过且过,一天一天混日子。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我们不少的干部群众对经济发展现状、农村的贫困、农民的贫穷,已经麻木不仁,熟视无睹,认为是正常的事。发展中习惯于用老办法、老套路想问题办事情,没有用超常规思维去谋发展,超常规举措去干事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穷而不思变、不思进。

三、突出重点工作,科学引领发展

针对我乡地处偏远、立地条件差、资源匮乏的现状,我们要从劣势中寻找比较优势,把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破解发展瓶颈,提高发展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科学引领发展。

1、落户一个项目,富裕一方百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我们要超常规思维去谋项目,超常规的举措抓项目,以脱皮掉肉的精神跑项目,必须在项目建设上有大的突破。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谋划。围绕我们的土地资源优势,比较充裕的农畜产品,人力资源优势谋划规模养殖场以及农畜加工项目。围绕上级政策,谋划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目前我们已经谋划了**村硅藻土项目包装和招商、明喜营肉羊养殖、什巴台肉驴养殖加工、满德堂生猪养殖、少道尼肉鸡养殖加工等重点项目。还谋划了农村道路、中低产田改造、旱作农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村各部门要按照这一思路进一步挖掘优势,深入研究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是拓宽渠道。要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渠道。一是乡村干部要充分利用血缘、姻缘、地缘、学缘、业缘关系深入接触广泛联系,招商引资。二是各村要对外出务工人员摸底,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联系,鼓励回乡创业,并通过他们介绍投资者来投资置业。三是推动全民创业。在家有能力的村民,要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带头创业。关于项目落地建设,可以落户到**,也可以落户到**镇及其它乡镇。这样,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内容扩大了,资源利用范围更宽了。三是优化环境。要树立“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项目建设环境”的理念。要建立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制度,对每个项目要实行专人负责,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全力帮助协调解决,为投资者提供一切方便。重招商更重亲商、安商、富商。对存心刁难,阻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人,不管是谁,是什么部门,包括驻乡单位,我们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四是强化责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人有责,乡领导负责联村包片至少完成一个50万元的招商引资项目,每一名乡村干部都要积极主动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工作,每一个人至少联系一个项目,提供一条有价值的信息等等,形成人人关注招商、人人争跑项目的良好氛围。五是制度保障。我们要严格按照乡制定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惠办法,对引荐者进行奖励。对完不成,无所作为者,年底不能评优、评先、晋升。

2、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方群众。要牢固树立,没有典型就没有效果,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的思想。一是抓好奶牛小区建设。紧紧抓住奶站整改圈舍改造的政策机遇,努力争取圈舍补贴资金,通过奶站补贴承建、奶农享用的办法,大力实施奶牛养殖小区扩模工程。建成饲养、生产、销售集聚区,养殖入小区交奶不出院,夯实奶业发展基础,迎接奶业市场复苏。二是抓好甜菜种植园区。甜菜是立县富民的龙头产业,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夯实甜菜产业基础就牵住了农业经济的牛鼻子。今后我们将利用扶贫资金在西水泉、大恒城一带,继续开发高标准节水农业园区,建设成甜菜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闫家坡村在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引导农民通过土地调整、转租、转包等形式整合资源,加大集中连片种植甜菜规模。各村都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抓出一批养殖大户、养殖场和规模种植区,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

3、做好土地流转,推进农村改革。(一)抓好土地流转。受外出人口增多和旱灾频繁等因素的影响,我乡土地弃耕撂荒和粗放经营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今后确定在西水泉、徐大保、大恒城、南号人口稀少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分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上千亩,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各村也要结合实际在土地流转、“三荒”开发、水利改制、新型合作组织建立等方面做一些有意的探索和尝试,深化农村改革。(二)抓好土地复垦。针对我乡外出人口多,不少村庄土地闲置的实际。今后我们将争取土地部门支持,大力实施搬迁复垦,为全县项目建设提供用地置换招标。

四、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载体

如何加快乡村发展,实现农民致富,是摆在我们干部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做出表率,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旗帜和标杆。

一)争当发展旱作农业的排头兵。我乡地处**西北部丘陵区,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占80%以上的耕地面积为旱地是我乡农业生产的实际。针对我县特殊的气候和自然条件,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坚持走节水农业与旱作农业并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路子。

发展旱作农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多措并举

1、落实工程生物措施,建设旱作基本农田。要继续坚持开展以土地保持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工程措施责任,中部平川区,西部丘陵区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建设和完善旱作农田。同时,要适当落实生物措施,抓好原有农田林网的植网补带、坡梁地的防护林营植和旱作农田生物埂建设,形成防护体系。

2、落实农艺措施,转变生产方式。一是推广抗旱良种,要在对现有马铃薯、莜麦、亚麻等旱地作物品种加快科研步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品种适应性和单产水平。同时,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一些耐干旱、耐瘠薄旱地优良品种。二是优化作物布局。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布局,形成区域规模。三是科学配方施肥。采取农家肥和化肥混施,以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和化肥配施的办法,大力推行泥土配方施肥技术。

3、落实林木措施,提高旱农水平。一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要在机翻、机播、机收等方面,下力推广机械化作业。二是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技术,重点推广旱地、陡坡地防护林建设,扩大面积,增加品种。三是大力推广集水补灌技术。充分利用地表水建蓄水池,大力推广建旱水窑集雨储备设施。

4、加大对旱作农业产品的开发,搞好深加工。目前,我县对马铃薯、莜麦、亚麻的开发还不够,精深加工方面更是欠缺,产品宣传不够,附加值太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聘请专家,专门进行研究开发,进行深加工,打好有机牌,提高知名度。

5、要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好办法,使土地能够合理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便于机械化规模作业,积极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扩大规模,形成特色,创出效益。

6、要切实加大对旱作农业的投入力度,要在旱作基本农田、农业机械规模化种植、旱水窑集水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切实加强农业科研,林木推广网络建设投入力度,以保障网络不断,人员不散。

7、要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的路子。大力培育种植观赏性植物和采摘性植物,发展观光旅游业,多途径提高农业种植效益。

(二)争当作风建设的领头雁。针对当前一些干部普遍存在的宗旨观念淡(!)薄、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能不高、法纪观念不牢等突出问题,在干部作风建设上提五点要求:一是要树立奉献意识,做到勤政为民。作为一名干部,无论是上级党组织委派的,还是村民选举的,要时刻将自身的职责和工作挂在心上,要多办顺民意、解民忧的实事好事,积极主动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二是要树立责任意识,做到勤奋敬业。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在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凡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必须尽职尽责的做好,决不能推诿扯皮;凡是上级交办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决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必须千方百计办好,决不能麻木不仁。当工作和个人私事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三是要树立标准意识,做到尽善尽美。凡事都要讲求质量标准,对待工作绝不能马马虎虎,敷衍塞责,虎头蛇尾,应付差使,更不能拿群众的血汗当儿戏,该做的事能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能经得住检查,能经得起考验。做一件成一件,做一件树立一个榜样。四

是要树立争先意识,做到真抓实干。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超前谋划超前落实,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别人没想的我干了,别人想到的我干好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反事都要争个先进。今后要严格兑现奖惩,实绩突出要给予奖励,实绩一般的要施加压力,实绩较差的要解剖整改。综合排位末位的村班子要调整党组织书记,倒数3名的村干部要调整工作角色,营造不干工作不行,干不好工作也不行的氛围,让所有人都动起来,都在争先晋位。五是要树立自律意识,做到坚定廉洁。每名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行动上自觉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和部署。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自觉服从领导,自觉维护班子和团队团结,要维护集体领导权威,在工作中不准散布不利于工作和不利于团结言论。更要严格遵守党的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在利益面前,把好思想关、权力关、亲属关和生活关,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以自身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拥护。

今后,我们将以更加开放大气的理念,科学发展的思维,铿锵有力的措施,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为推动全乡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实现全乡经济扬帆远航。

篇二:寒假家乡农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寒假家乡农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网络10-1班潘飞亚

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家乡陕县,通过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农村现状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本文就农业产业化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关键字: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紧缺;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增收;新兴乡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xx年温暖的春风已经悄然吹过我们的脸庞,过去的20xx年,党和国家继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进了农村经济、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社会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东风,寒假期间我针对家乡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做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走访农户、乡镇政府,了解了农村农民的收入、支出结构以及农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的状况。通过调查走访,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就发现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访问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最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报告。

一 总况

全县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水资源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资源量为2.16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13.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主要是西部黄土地区,水资源量为7316万立方米。陕县共有大小河流3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5条。为了探讨旱区小麦高产稳产技术,研究旱地肥水调控手段之效果,陕县借九七年全国农技总站和省土肥站陕县

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之东风,用两年时间进一步丰富了陕县原有的四水 一早旱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了四水一早、五新旱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经两年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xx年起,陕县人民针对陕县实际,在旱作小麦生产中探讨了一套生产经验,把深翻改土,以土蓄水;合理施肥,以肥调水;选用良种,以种节水;精细管理,以备保水及适期早播培育壮苗称之为四水一早技术,项目实施中,突出了这一技术的应用。

一、改革旱区耕作制度,完善耕作技术

深翻改土,以土蓄水。7-9月份自然降水集中,常因耕层浅,而产生田间经径流。提早深翻平整,加厚活土层则可较多地接纳自然降水,达到伏雨春用目地。为此,我们耕作制度进行调整,采取三项蓄水措施:以合理轮作倒茬,稳定晒早地面积。陕县属豫西黄土丘陵旱作生态区,干旱是小麦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作物的种植制度是以小麦为主的轮作倒茬制,多为二年三熟,亦有一年一熟和一年二熟。经研究,项目区地处旱区,要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稳产、高产,必须改革耕作制度,减少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制比重,增加夏季休闲的一年一熟耕作面积,保证每年有40-50%的小麦种在晒旱地上,有利于恢复地理,多蓄自然降水,确保丰水年份大增产,欠水年份少减产。20xx亩项目区每年保留700-1000亩的晒旱地。在20xx年度遇特大旱灾的情况下,项目区仍有76%的麦田属一、二类麦苗就是最好的验证。

1、及早平整深翻,减少径流。在700-1000亩晒旱地麦田,我们坚持伏前早耕翻,伏内遇雨多耙耱的整地方法,即:前茬作物收获后,尽早于xx月xx日至30日间,深翻一尺左右,结合深耕每亩翻掩麦秸250公斤,此后遇雨即耱。有效地接纳自然降水,建立了一个地下小水库。经大田调查,采取这项措施比不深翻平整的减少径流70%,多蓄水80.3毫米。回茬地采取四早一多耕作法,即:早腾茬、早灭茬、早耕耙、早整地、多耙耱,最大限度保好伏墒,减少水分蒸发。示范区应用面积1000--1300亩,项目区麦田应用面积占40%。经对一米土体土壤含水量测定,每增加10厘米活土层,田间蓄水量可增加4-6毫米,可增产小麦22公斤。晒旱地雨季耙耱次数多,接纳雨水好,比回茬地多蓄水30.8毫米,亩增产小麦79.5公斤。回茬地采取四早一多措施,可多蓄水10-20.5毫米。在项目区内全面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是高产稳产的重要内容。

2、平衡施肥,培肥地力,涵养水源,以肥调水。

经研究分析,项目区内,近年中由于出现不合理的轮作,盲目地扩大复种指数,加之重化肥,轻有机肥的不合理施肥现象存在,使部分麦田肥力下降,有机质降低,常造成小麦后期青干而减产。我们也看到粗肥用量充足,配方合理的麦田稳健生长,高产稳产。为此,我们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制定了增粗肥、稳氮磷、补钾微的施肥方案,并且就粗肥用量与涵养水源的关系,施肥方法与施肥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和探讨。

试验表明:在化肥量使用相当的情况下,亩施4000公斤粗肥,亩产356.6公斤,亩施20xx公斤粗肥的亩产293.2公斤,相差63.4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和0.9%的田块田间蓄水量相差80.5毫米。当

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5时,小麦亩产100公斤左右,平均每毫米降水生产0.26公斤,小麦有机质含量达到0.95时,小麦亩产250公斤左右,平均每毫米降水生产0.7公斤小麦,有机质含量提高到1.4%以上时,小麦亩产可达400公斤,平均每毫米降水生产0.9公斤小麦,可见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也随之提高。

为进一步探讨钾肥在旱地对小麦的增产效应,我们特设计小麦钾肥应用试验,在同等条件下,旱地小麦增施钾肥均有增产效果,当亩增施5公斤氯化钾时,亩增产小麦31.6公斤,亩增施10公斤氯化钾时,亩增产小麦35.4公斤,以亩增施15公斤增产最为显著,亩增产小麦80.5公斤,增产24%。

通过试验分析,我们对项目区按统一标准进行平衡施肥,即:晒旱地于播种前一次亩施粗肥4方,碳铵60公斤,钙磷肥45公斤,钾肥15公斤;回茬地一次亩施粗肥3.5方,碳铵5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钾肥15公斤。我们还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经去年对土壤养分监测化验,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0gkg-1(1.20%),速效磷含量达到22.4mgkg-1(22.4ppm),速效钾含量为120mgkg-1(120 ppm),较项目实施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0.1gkg-1,6.2mgkg-1。

3、选用抗旱品种,以种节水

旱地小麦选用叶片窄小、直立、株型紧凑,穗下节间长,根系发达,抗蒸腾能力强,茎节弹性好,成熟落黄好的半冬性品种为宜,理想的旱地小麦高产品种应以中小穗型、千粒重中等的品种为主,加之旱地小麦的适期早播技术,易培育越冬壮苗,增穗比较容易,主要靠多穗夺取产量,这是多年来小麦生产的实践总结,在项目区内得以应用。98-20xx年度项目实施期间,示范区内全部选用了豫麦2号和郑旱1号两个抗旱品种,充分发挥了抗旱品种的节水增产作用。项目区抗旱品种应用也达到96%以上。为了加速旱地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我们设置了旱地小麦品种对比试验,在10个旱地品种中筛选出了豫麦38和晋麦54两个品种为换代品种。

4、加强田间管理,以管保水

小麦生长期间,结合其生育特点和环境条件,以提墒、提高水分利用率为中心,以加强病虫害防治为重点进行田间管理,一是在小麦出苗后三叶期及时进行查苗补种,确保全苗;二是越冬期进行小麦秸秆覆盖和土杂肥,提温保墒、促分蘖;三是春季早中耕、早喷肥、早除草、早防治病虫害,促穗大粒多,一般于4月15-xx月xx日,防治红蜘蛛、蚜虫、白色粉末病等,结合叶面喷肥,壮秆壮苗,防早衰、防倒伏,每亩用麦害净30-50毫升,屎素0.3-0.5斤,磷酸二氢钾0.2-0.3斤混合喷施。xx月xx日-xx月xx日,防治麦穗蚜、粘虫、白色粉末病、锈病,防止干热风和倒伏达到增粒、增重的目的。方法是:亩用麦害净30-5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150克混合喷施。据调查,中后期一喷三防可增加穗粒数1.5-3.5粒,千粒重可提高2.4-5.8克,产量可提高8-25%,项目区内应用面积达22万亩次。

5、适期早播,培育越冬壮苗

项目区采取在适宜的播期范围内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的播种方法。这样,能充分利用伏雨和底墒,确保一播全苗,即使是无墒干籽寄种,也可利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次好雨(20xx年7遇)保证正常出苗,相邻地xx月xx日以后播种的大部分没有出苗。

二、全面应用旱作农业机械,提高保水、节水能力

在示范区和带动区内,我们重点应用四项旱作农业机械,提高了节水保水能力。

1、小麦机械沟播。项目区20xx年新购进沟播机84台,共组织144台小麦沟播机投入麦播,沟播面积7.2万亩,占总面积的60.1%。据20xx年大田调查,应用机械沟播亩穗头数29.5万穗,穗粒数31.2粒,千粒重3

5.1克,单产269.5公斤,比平播的26.8万穗、28.3粒、33.2克分别增加1.7万穗、2.9粒、1.9克,增产56公斤。

2、小麦膜侧栽培机械。项目区内小麦膜侧栽培应用面积1820亩,在东凡示范区应用260亩。据20xx年大田调查,小麦覆膜后保墒效果好。据越冬测定,耕层土壤含水量增加5.2%,据xx月xx日小麦普遍受旱情况下测量0-10厘米、1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地膜覆盖分别为12.2%、14.5%、14.9%,比大田同一深度的

8.1%、10.3%、11.2%分别提高4.1、4.2、3.7个百分点,增加保墒效果33-50.6%。冬前及春季单株分蘖增加

1.45-1.6个,次生根增加2.3-4.45条,单株鲜重增加1.53克,叶面积系数增加0.624亩,成穗增加0.9万穗,穗粒数增加3.5粒,千粒重增加1.5克,亩增产57.9公斤,增长19.6%。

3、种子包衣剂应用。项目区内统一供种11.1万亩,占总面积的92.6%,其中包衣种子应用面积7.8万亩,示范区内应用率达100%。种子包衣具有良好的杀虫、杀菌和增产作用,据大田调查包衣的亩成穗35万穗,穗粒32.4个,千粒重34.1克,亩产328.7公斤,比未包衣的31.6万、31.2粒、34.0克、284.5公斤分别增加1.9万穗,1.2粒、0.1克,增产44.2公斤,增长15.5%。

4、麦田全方位机械深松。为探讨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从项目区实施的20xx年麦田整地开始,我们设计了土壤全方位深松试验。据播种前土壤测墒,50厘米深土壤含水量深松的为16.2%,未深松的为13.1%,增加3.1个百分点,从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情况看,应用这项技术,冬前亩群体增加1.6万头,单株次生根增加0.2条,每亩成穗数增加0.8万,穗粒数增加1.4粒,千粒重增加0.6克,亩产增加24.6公斤,增产8.5%,这项技术的应用,为今后的蓄水保墒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关技术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三、旱地小麦综合技术应用效果

1、较好地完成了项目要求指标,20xx年(属丰水年份)20xx亩示范区内小麦平均亩产333公斤,较96、97两年平均亩产186.6公斤增产146.4公斤,增长78.5%,较20xx年全县小麦平均单产298.1公斤增产118公斤,增长54.9%。20xx年度(属特干旱年份)的小麦播种前xx月xx日至翌年春季xx月xx日,长达近六个月的罕见干旱使土壤严重缺墒据xx月xx日测墒,麦田5厘米土壤含水量为2.6%,10厘米为6.8%,15厘米为8.9%,25厘米为11.5%,严重制约小麦正常出苗、分蘖、盘根,返青和拔节。据20xx年3月份调查,示范区内一类苗700亩,占355,亩群体80万左右,单株头数6.6个,次生根6-7条,二类苗820亩,占41%,亩群体55万左右,单株分蘖4.7个,次生根3-4条;三类苗480亩,占24%,亩群体40万左右,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1-2条。与常年相比项目区小麦苗情普遍低一个档次,且苗小根短根少,但与县东周边邻区旱地的麦田相比,小麦长势明显较好。项目区在大旱的情况下,小麦亩产193.5公斤,较全县旱地小麦单产135.3公斤,增产43.0%,较水浇地、旱地平均单产164.8公斤,增长17.4%。示范区今年毫米降水生产小麦可达0.45公斤,较建设前0.42公斤提高0.03公斤,增长7.1%。

2、自然降水生产率明显提高

据气象资料记载,陕县常年7-9月降水平均312.2毫米,项目实施的97、20xx年同期降水量分别为330.1毫米、329.9毫米,两年小麦播前降水好于常年。

常年小麦生育期内(10-5月)降水214.2毫米,20xx年度同期为347.6毫米,比常年多133.4毫米。20xx年同期为100.7毫米,比常年少113.5毫米。

若以上年7月至翌年5月底小麦收获降水推算每毫米降水生产小麦,则项目区20xx年小麦单产333公斤,降水677.6毫米,平均每毫米降水生产小麦0.49公斤,20xx年小麦单产193.5公斤,同期降水430.6毫米,平均每毫米降水生产小麦0.45公斤。98-99两年项目区每毫米降水生产小麦分别比全县同期的0.45公斤和0.38公斤增加0.04公斤和0.07公斤。分别是20xx年特大旱灾的情况下,项目区内每毫米降水生产小麦比全县平均的0.31公斤,增加0.14公斤,增长45%。若与项目实施前的96、97两年每毫米降水生产0.42公斤小麦相比,也增加0.03公斤,增长7.1%

我县农村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样本:平原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乡镇附近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山区村——贫困中的。

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报告以及实际调查了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茶叶、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经成为四个上亿元产值的全县农业主导产业。近几年来茶叶生产的发展尤为迅速,20xx年产值达1.45亿。而新建成的浙南茶叶市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茶叶市场之一,种植茶叶则成了平原乡如下面要提到的新兴乡广大农民增收的一个特色产业。

而在中心城镇附近,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出售所得早已不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不少农民也赶着浙江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大潮,许多农民转为从事工商等产业,有的甚至开始回过头来投资农业,致力于搞农业产业化,如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源于经营性收入、创业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

此外,县内也有一些山区乡镇,其耕地面积少而且土地贫瘠,缺少合适的经济作物,本身工业又不发达,无法满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于是外出务工就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象溪镇就是这样的典型。全乡耕地面积6172亩,而劳动力就有8855人之多,人均耕地只有0.7亩。全乡共有2396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输出。

二 现状及问题

在实地调查走访的一些农户中,有几位的情况较为典型(调查记录见附)。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思考,发现了一些共同性的问题:

1. 农民对于增收状况普遍不乐观,增收的偶然性、风险性过大。

茶农们由于土地有限,无法扩大规模,增收渠道较窄,而且由于产业规模较小,过度依赖市场,而市场价格的涨跌将对其有致命影响。

而从事二、三产业以及外出务工的农民也由于资金、市场、政策环境等对于增收前景抱谨慎态度。

2. 教育投资成为一般农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我县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已于xx开始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我县将从20xx年起逐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过去,按一般的农民家庭来算,大部分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小学或者初中,依赖家里的省吃俭用尚能基本维持,到了高中阶段则不然,在农村地区,一个高中生每年的学费和日常花费需要6000元(调查所得数据)左右。一般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能承担的最多只能是一个孩子上高中的费用,并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学,便有很多家庭能经不起(在城市人看来并不算什么的)重负,

3. 因病返贫的情况较为普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强。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县已经实施一年,一般要求在县乡级以上医院就医方可凭有效证件报销一定数额以上部分金额的一定比例。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一般小病就是靠土方或者买些常用药,舍不得上医院。医疗保险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真正去医院的农民,一般花费一两千的,按照规定只能得到一两百的保险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县财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较小,二是以钱定人,农村低保应保未保率高达50%,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4.农村信用社金融信贷事业发展滞后。

调查中,70%(调查所得数据)以上的农民认为“去银行信用社借款”麻烦或很麻烦。事实上,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普通商业银行考虑到向农民贷款数额小、难以集中、偿还困难等因素为避免风险根本不向农民个人发放贷款,基本上是“只收存款,不放贷款”的状况,而传统的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体制落后,没有有效的针对农民的贷款机制,对农民来说也是“贷款难”,虽然近两年国家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采取了很多新的措施,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看来收效不大。在农民资金短缺的时候,大部分农民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或“其他门路自筹”。农民由于“借钱难”,家庭产业化经营发展不起来,致富之路随之变得曲折坎坷,这也日渐成为制约农村农民家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新兴乡茶叶产业化情况调查

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医疗及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及我省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目标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寒假时间有限,而且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县从业人员的73.5%,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未来几年我县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因此我把对调查的深入了解的方向定为前面提到的我县第一类农村——平原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走访了我县茶叶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的典型——新兴乡,并访问了政府有关工作人员。

1.新兴乡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新兴乡经过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筛选培育,形成了以茶叶为主的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已有茶叶基地一万多亩,产值0.4亿元,高效茶园亩产值 超万元。全乡90%以上农户均从事茶叶产业,其中有10%左右的农户办起了茶叶加工企业,而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户更是遍地开花。该乡的茶青市场20xx年交易量达6900吨,交易额4140万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之一。品牌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规模较大的企业普遍重视品牌建设,努力树立本企业品牌。而在这方面,政府也给予大力扶持,连续几年投入上百万打造品牌,松阳银猴系列绿茶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其系列标准经过多次修订后,已开始申报省地方农业标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从20xx年开始起步,运作还比较松散。通过茶叶产业的经营,该乡农民人均收入较之传统农业有很大提高,达4388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土地问题

全乡万亩茶叶基地中,除部分由企业主开发的农业基地外,绝大多数是由农户自主开发“一亩三分地”而连接而成的“百衲衣”。农户分散经营,既给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严重制约了科技推广和机械化生产,增加了劳动成本。如人工一项开支往往占一亩绿茶产值的四分之一,而机械采茶则可以提高功效4-5倍。而且分散经营使大多数农户一户独立完成产供销,无力影响市场供求和价格,导致产业的高风险。而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为“公司+农户”式运作,还未与农户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经常出现价高时农户自行销售,价低时企业又不愿按协议价格收购的矛盾。这些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亟需解决的问题。

2)产业链问题

全乡目前的茶叶加工企业由于自身基地有限,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供销、农工贸联结不紧密,导致本身无法扩大规模。其他手工作坊卫生条件差,管理松散,导致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甚至曾为松阳的茶叶品牌抹黑。由于规模的限制,使得该乡的茶叶加工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许多农户种植的茶叶均以鲜销为主,结果把加工环节的巨大利润送给了外地的茶叶加工产业。而且大多数加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仅限于初级加工,缺乏精细加工和深度开发,没有自己的品牌,产业链难以延长。另外,本乡的贩销队伍量少质弱,农产品外销多数依赖外地客商。而这本身也是产业链延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吸收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还能解决土地紧缺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3)品牌问题

打造品牌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品牌需要规模化生产,专业化销售,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的联手来打造。而我县目前虽有银猴系列品牌,有龙头市场,但是大多数企业的规模实力都不到要求,又缺少一支强大的农民茶叶营销队伍,使得我们的品牌无法很好的统领全县的茶叶产业,形成群龙无首的局面。

三 对策建议

政府除了使用有限的财政力量加大对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为做好规划引导,为农业发展提供体制创新上的指导与规范,提高农业产业合作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户提供有效的信息,一方面鼓励农户转向二三产业以解决土地分散经营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投资本县第一产业或提供服务,以实现产业之间的联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劳动力转移以减少农村人口以解决土地不足问题这两大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结合起来。

比如可以组织专业培训,鼓励农户外出开办农产品专卖店,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借助茶道文化、茶博会、农展会等开拓品牌,增强本县农产品的营销力量。政府还可以与企业携手,建立权威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生产、价格以及气象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市场要求安排经营生产。

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农户应尽量加入行业合作组织,通过借鉴周围地区如金华温州等地的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完善,以推进农业基地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和农业的合作化经营,以扩大产业的规模,延长产业链。只有通过转化和加工才能使农产品增值,创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而通过加工业以及后续的宣传销售等行业也能吸收一部分转移的劳动力,而这些行业的壮大又能增强我们的品牌实力,真正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的高效益。

农业产业化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科技兴农”、“生态农业”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可以借助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在全县茶叶产量总量扩大的同时进行茶叶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生物科技提取茶叶中的特有成分,制成保健品、化妆品及其他相关产品。还应适时调整茶叶种植规划,实行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推广机械化采摘作业,提高工效节约成本。

四 总结

调查的意义在于过程!调查的第一天,父亲就对我说。

的确,农村的问题非常复杂,而我所了解的仅仅是一些皮毛,而调查的结果对于农村问题本身是毫无意义的,但调查的过程对于我,却是一种社会的历练,人生的展拓!

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也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共同的努力。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促农业发展的环境中,虽然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五 参考文献

20xx年、20xx年新兴乡农村经济年报

20xx年、20xx年象溪镇农村经济年报

20xx年松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农村经济绿皮书 xx-xx:中国农村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与农业社会的调查报告参考模板相关范文:
江苏省领导深入基层检查走访慰问 服务业旅行社调查报告范文 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调查报告 电信市场前景分析 乡镇党校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规范行为,强化监督,努力建设法治导向型的服务型税务 以开展创建活动为新起点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新发展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关注 赣州环境艺术调查报告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农业社会的调查报告参考模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