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第二起跑线上
在各地商务“硬成本”趋同化的情况下,提高行政效能,降低投资“软成本”,正成为区域争先发展的新赛场。可以预见,谁在效能建设上先行一步,谁的政府服务产品更具吸引力,谁就赢得了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先机。
在xx,机关的高效服务如同一只充满魔力的巨手,为“xx之路”插上了效率的翅膀,打造出一个崭新的“效率xx”。日前,我们赴xx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所见所闻使我们耳目一新,倍受启发。
一、“效率xx”印象政府因服务而立身,服务因效能而精彩。可以说,效能建设是xx走向服务型政府征途中最大的一笔“投资”。
--舍得“花力气”。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鲜明地亮出“效率xx”的城市名片,把效能建设作为贯穿政府一切工作的灵魂,摆在了全市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
组织有保障。成立了市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机关效能督查领导小组,分别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和评估的组织协调工作。
同时下设办公室,具体运作,督促检查。制度有保障。
相继出台了《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提高机关效能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以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机制有保障。
制订了《效能评估实施意见》,采取定量与定性、静态与动态、集中与经常、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市所有73个市级机关进行效能建设评估,以分数排位次,以位次论奖惩。--舍得“小利益”。
不少地方的审批中心都碰到了同样阻力:部门不愿放权,行政审批表面上进了中心,决定权却还留在部门。xx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他们认为,“有舍才能有得,先舍才能先得,大舍才能大得”,“舍得部门小利益,才能换来环境大改善,推动经济大发展”。该市把审批事项的“进驻率”、“授权率”和“办结率”作为考核部门效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抓住关键,兑现奖惩,强力推进,效果显著。
仅去年进行的第四次大规模“提速”中,审批事项减少了26,总承诺期由原来的207天缩短为71天,减少了136天!--舍得“亮家丑”。开展效能建设,社会是考场,群众是评委。
市委、市政府从各行各业聘请了26名特约监督员,他们不领薪酬,不公开身份,通过“绿色通道”,将暗访情况直接与市委书记、市长沟通,直接向效能办公室反映,使效能评估依据更充分,素材更充实,视角更广阔。在xx,暗访情况随时都有可能上电视,媒体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不少部门都有这样的心态,“我知道会有暗访,只不过不知道哪天来”。强大的外部监督力量,促使他们每天都紧张起来,每天都处在监督之下。
--舍得“斩马谡”。只有赏罚严明,说到做到,效能评估才能成为高悬利剑。
xx将评估结果与各部门的年终考核奖直接挂钩,纳入到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管理档案,作为其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20xx年,1名镇长、5名副镇干部因连续两年居于评估末位,自动进入免职程序,被就地免职。
付出才有回报。经过近两年的效能建设,xx的机关工作作风、工作效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机关工作满意度明显上升,全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xx年度魅力城市评选活动中,xx作为全国唯一县级市入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xx年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统计信息,xx位列第二,较上年又上升一个名次。
二、比照先进当自强行政效能,简而言之,是指行政管理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对比xx,我们在这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至少可以用“五个最”来概况:最大的阻力的是“惰性”。
认为秦淮落后,慢是特色;满足好事多磨,磨是古训;相信忙有风险,慢才保险;觉得效能是体制问题,体制顺,百事顺;感到“提速”是普遍现象,大家动,我才动。有了这些认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就产生了;事不关己、得过且过的风气就形成了;自以为是、各行其是的现象就出现了。
最难管的是“条条”。垂直管理部门自成系统,权限集中,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同时也容易游离于有效的监督制约之外。
在此情况下,有的垂直管理部门对无利可图的工作撒手不管,对有利可图的工作一手管死。近年来,我们受理的行政效能投诉,涉及“条条”部门的占了相当比重。
最头痛的是“中梗阻”。有的部门和单位存在政令不畅的现象,如上下热中间冷、上下通中间阻、上下急中间怠等。
特别是个别部门对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的一些事项,以部门利益来取舍,凭个人好恶来筛选,严重影响了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进展。最麻烦的是“事难办”。
在调研中,企业反映,有一些部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人好找了,但事情仍然难办。岗位虚设、责任虚拟、技能虚空、作风虚浮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有的简单的事情、容易的事情,久拖不决,小事拖大,大事拖难。最反感的是“三乱”。
有的部门和部门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以收费代管理、只收费不服务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部分企业认为,现在个别部门收取的咨询等费用太多。
三、几点建议学习某某,目的是学xx之长,补秦淮之短,取xx之经,创秦淮之新。为此,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强宣传,营造 氛围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围绕“一个目标”,提高效能建设的针对性。一个目标即打造最佳发展环境。
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实现“八个明显提升”,确保效能建设的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同类城区前列和全市领先位置。一是干部整体素能的优良率明显提升;二是机关的办事效率明显提升;三是依法行政的准确率明显提升;四是政务公开的群众知晓率明显提升;五是重点工作和任务的完成率明显提升;六是群众信访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热点问题的解决率明显提升;七是机关信息技术的运用率明显提升;八是群众和企业的满意率明显提升。
2、抓住“两个节点”,彰显“效率秦淮”的先进性。在实施步骤方面,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基础建设年”、“全面推广年”和“总结提高年”的三年规划。
我们感到,其中两个工作节点尤为重要。第一个工作节点是年内建成全区行政审批中心,实现效能建设由“重典治标”向“重在治本”的根本性转变。
要按照“项目能进则进、手续能简则简、回复能快则快、服务能优则优”的原则,积极推行“一站式审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等审批方式改革,研发效能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形成紧凑的流水线,缩短工作链条,方便群众办事。对审批权以外的其它执法权,要贴近政策底线,创新“首查整改制”、“收费就低制”、“处罚备案制”“例行检查预告制”、“信用企业免检制”、“重点企业绿卡制”等制度,实行“保护型执法”、“疏导型执法”和“亲民型执法”,杜绝“摧残式执法”。
第二个工作节点是在执法部门导入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实现政府服务模式由“业务主导型”向“顾客导向型”的根本性转变。建议推广区房产局等部门开展iso认证的经验,尝试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导入到机关管理当中,制订政府服务标准,重组行政管理流程,缩短循环时间,保障服务品质,最终要让群众像逛商店一样享受政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服务,努力实现政府管理的高效化、政府服务的规范化和服务品质的标准化。
3、实行“三个分类”,增强效能评估的科学性。一是分类实施。
建议对部门参加效能评估,不计分数,评估等次参照年底机关作风评议结果。
二是分类计分。行政司法部门的效能评估主要采用民主评议和集中考核两种方法,分别占40和60。
民主评议分值参照年底机关作风评议的结果。集中考核内容则包括“机关作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和“年度工作目标”等4个方面,每个方面细化项目,每个项目量化分值。
同时,结合日常督查、明查暗访、部门获奖等情况,给予加分或扣分,提高评估结果的真实度。三是分类参与。
民主评议由居民、投资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反映公众评价;集中考核则由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实地考核,体现区委、区政府的评价。
4、授予“四项权力”,强化结果运用的权威性。一是统一考核权。
整合区委、区政府的各类考核,一并纳入机关效能评估。机关效能评估作为区委、区政府对各部门唯一的年度考核,考核等次由区委、区政府决定。
二是优先评判权。评估结果作为评判部门、干部的重要依据,与评奖评优挂钩,与业绩评定挂钩,与选拔任用挂钩。
区内评先奖优、兑现奖励、任用干部,应征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意见。三是一票否决权。
效能评估排名后五名的部门,自动取消其所有全区性评先资格。四是责任查究权。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